第40章 勋贵落寞,天子门生-《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还没靠近校场,张异就听见震天的喊杀声。

    他被朱樉拉进去,却是小小震撼了一把。

    三年不见,原来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是他身边的人在变化,大明似乎,也在以他不知道的方式,逐渐朝着好的地方发展。

    校场还是那个校场,但在校场训练的人数,已经超出当年许多。

    而且张异能看到,这些人训练的方式,已经比起常遇春当年成熟了许多。

    这并非说常遇春不如其他人,而是当年的常遇春,尚且属于摸索阶段。

    但很显然,当常遇春去当浙直总督的时候,已经给大明留下一个军校的雏形。

    但张异心目中的那种军校,在古代是不可能自己成型的。

    他转头,看见徐达在高台上,指点众人练兵,这练兵的方式,和常遇春又有些许不同。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按照每个人的方法去教导,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秦王殿下!”

    徐达转头,发现了朱樉的存在,大声喊了一句。

    朱樉登时一激灵,脸上的嬉笑直接消失。

    “我一会再跟你说……”

    朱樉头也不回,带着自己的亲兵投入训练中。

    “张真人,你来了……”

    徐达见到张异,赶紧让他上台来。

    他挥手让其他亲兵下去,只留下他和张异本人。

    “最近你的名声,在应天府可不好呀!”

    徐达板着脸,一副老丈人要教训未来女婿的样子。

    张异哭笑不得:

    “徐将军,您也听到那个离谱的流言了?

    小道冤枉呀,小道求见陛下,本就是希望他另行安排观音奴!

    陛下这个私德有亏的评语,小道心里有一万个不服气……

    那王保保的妹妹跟贫道,说是势如水火也不为过,何来私情?”

    徐达闻言,忍不住笑了。

    朱元璋这件事办得确实不地道,张异的情况他也从徐家丫头那里知道一些。

    皇帝的心思难测,徐达也猜不透朱元璋的想法。

    张异这孩子解释过,他信。

    “你大概是触了陛下的霉头,陛下那边,我回头给你说说情去……”

    张异赶紧道:

    “那就谢过徐将军了……”

    他见徐达瞪着自己,赶紧改口:“徐叔叔……”

    徐达这才眉开眼笑,放过他。

    “最不济,徐叔叔您也帮我在陛下那里领个许可,让贫道自己扩建一下道观,好歹也将那女人隔离到另外一个院子去,我也好自证清白!”

    徐达见他说得可怜,哈哈大笑。

    张异这次确实被皇帝搞得有些郁闷。

    “这些都好说,咱们不提了!

    张异,听说这朝天宫演武,乃是你鼓捣遇春搞出来的!

    如今遇春不在了,可这传统陛下留下来了!

    你看看,我训练比常遇春如何?”

    这道题也算是一个送命题,张异嘿嘿笑:

    “各有千秋,贫道刚才看了一眼,徐叔叔的练兵术和常将军不同,常将军也许更关注将士的素质本身,徐将军更关注战术。”

    他一句话道出了徐达和常遇春的区别,徐达十分喜欢。

    “你这提议不错,将这些小家伙拖出来拉练,总好过以后在战场上浪费时间!你看看,燕王殿下的表现,确实不错……

    就是,下一代的勋贵中,好苗子不多……

    这样下去,大明的下一代将领,素质堪忧!

    为今之计,只能尽量训练这些小家伙……”

    徐达是个实诚人,眉头皱成一团。

    张异闻言暗笑,这不是明摆着吗?

    大明从洪武朝开始,到永乐朝……

    因为开国战争和靖难的缘故,产生了大量的一代勋贵。

    这些人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自然是一代豪杰。

    可是他们的下一代,能出现一个将才都不错了。

    朱元璋也好,朱棣也好,在明朝的政治构架中,勋贵集团是用来压制文官权柄的。

    可是等经历过一两代,那些一代勋贵都死了之后,大明战神的土木堡事件,彻底打断了军人的脊梁骨。

    朱元璋算了一生,都在研究如何限制文臣的权柄,但大明最终的走向,却是他最不希望的模样。

    只能说,他对武将的培养,也十分有问题。

    “因为,相比起科举,武将的培养有问题……”

    张异直言不讳道:“指望老子英雄儿子厉害,是天下所有父亲的通病,但现实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

    也许在某些时候,后辈之中会出现天才,就如燕王殿下!

    可大体而言,这种概率很小!”

    张异的直言不讳,其实有些扎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