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异稍微提起,朱樉马上明白张异的居心。 他故意出去,是给那些人希望,救出观音奴的希望。 只要他们有盼头,就会行动起来。 而他们一动,他们的渠道,人脉,都会浮出水面。 甚至,他们是怎么走的,如何将观音奴送出去,再送到北方…… 这里边全是门道。 如果锦衣卫能够掌握这个门道,就等于将北元留在大明内部的钉子,全部拔出。 “我们的探子回报,陈掌柜的日子似乎不太好! 他有两条血脉,明面上是他正常娶妻生子的一脉,另一条是他以前跟人生下的孩儿,却不相认! 此人名为吴山,才能倒是一般,却也是陈掌柜的希望! 陈珂自以为藏得好,可惜却不曾想,都被咱们盯上了! 本王估摸着,上边应该在逼他,咱们期望的结果,马上就要有了……” 张异无声点头,这正是他期待的结果。 观音奴如果想跑,那他并不介意用她算一算北方那位齐王。 算得到固然好,算不到也没有什么损失? 不过想起观音奴,张异也想起她刚才求自己的模样。 娘的,心动呀! 不过自己终究还算有底线,明明自己在算计人家,压根不好意思吃干抹净。 若不然,恩,倒也算不错…… 只是,选择了利用她,对方未来肯定会恨死自己。 他正走神着,朱樉道: “不过你也要小心行事,陈珂有底线,那些人可没有! 你的安危高于这次行动,若是你见事不可为,哪怕会坏事,你主动退出……” 朱樉这番话,让张异微微感动。 一个皇子能说出此话,证明真把他当朋友。 “殿下放心,贫道有分寸……” 张异谢过朱樉之后,二人又聊起其他事情。 朱樉并没有将张异当成外人,许多不足为人道的秘密,他都跟张异说。 张异从朱樉口中知道,皇帝正在加速造船。 关于朱樉念想的事情,逐渐实现。 “章存道的玄武军琼州分部,已经开始训练,打击周围的海盗和走私…… 常将军的水军训练得也差不多了,最近颇有成效……” 水军乃是朱樉的未来,他在这方面多有关注。 张异对军事并不太懂,只是随声附和。 而朝堂上的局势,却让张异感觉到他感觉有些开心。 在朱樉的介绍中,浙江的试点基本算是成功了。 不但如此,他推广药王稻这三年,大明的税收确实上去了。 不算商税的部分,各州府税收都有显著的提升。 明朝以粮纳税,粮食生产关系到天下的根本。 药王稻经历这些年推广,在南直隶,江浙,湖广都逐渐铺开。 就算淮河以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也有种植。 朱元璋这些年对北方的投入,确实也算是不错。 除了利用科举移民,让许多精英分子主动迁徙户籍,提高了人口素质之外。 老朱也咬牙,从大移民的政策中,分出了很大一部分百姓,迁徙到北方除了边塞之外的地域。 这些成果,经过三年的发酵…… 已经逐步出现正向反馈。 “有件事还是秘密,父皇暂不准备宣布但最多今明两年,肯定会让大家做好准备……” 朱樉神秘兮兮,一副我只告诉你的表情。 “咱们大明,决定迁都了……” 张异手中的杯子抖了一下,迁都,这件事提早了十几年? 他勉强让自己的情绪稳住,问: “陛下准备迁都何处?” “北平府!” “什么?” 张异怎么也没想到,朱元璋迁都的地方竟然是北平? “你很奇怪?说起来,这确实足够古怪,父皇一开始是不准确迁都北平的,却被人说服了! 山西有位叫黄和的县令,上书皇帝,父皇看他说得井井有条,于是召他入京,他也不知道跟陛下说了什么,父皇龙颜大悦! 此事定下来,已经许久了……” 朱樉说这些的时候,故意混淆了消息的来源。 张异闻言,登时恍然大悟,黄家人,还有谁? 原来是黄家哥哥,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人何名何姓?” “姓黄,名为黄和,此人科举一般,但因为父子立了大功,父皇赏了他们当官,其中的父亲婉拒,所以父皇就赏了他儿子…… 只不过听父皇说,当初他只以为此子平庸,却没想到能说出此等见解……” 张异:…… 黄家哥哥在他眼中,确实只算平庸。 至少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更多只是稚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