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异微笑,他理解这些人的看法。 事实上,就算再后世,许多人也认为早期的火枪比如弓弩,所以一开始华夏就没走火枪这条路。 朱棣算是在华夏的练兵史上,为火器的使用做出重大的贡献。 大明和后来的朝代,也并不曾在火器发明上,跟西方有产生代差。 但是西方坚持走火枪的路线,逐渐和东方拉开距离。 “首先,贫道要强调一个观点,咱们发明的火枪,很强!” 张异请周通找来一副甲胄。 然后装弹,射击。 这副甲胄,瞬间被打穿。 枪的威力,在演习中是体会不出来的。 张异明白,火枪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意义,是让在防弹衣出现之前,冷兵器时代为之重要的保命手段,变成铁批棺材。 不管是鳞甲、札甲、甲、锁子甲,还是板甲、盾牌都被火枪弹丸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可以说火枪的发展史,就是盔甲、盾牌和骑士走入历史垃圾堆的过程! 朱棣之所以冲了周通他们的枪阵。 究其原因,是枪械的另外一个缺陷。 那就是射速慢! 火枪的射速,一分钟只能只能射击三次,甚至比较好的精锐部队,也最多五次。 这种射速,是比不过弓箭的,也是在正面作战中,弓箭手看起来比火枪实用的原因。 这是火枪的劣势,但却可以通过战术和技巧弥补。 比如纸制定装弹的方法,还有三段击等战术…… 这些东西,想要解决起来,成本并不大。 但一个新武器在人们手中摸索,却需要经历百年时间。 身为穿越者的张异,自然可以带着他的发明,十天走过百年! 换成弓箭手,没有个几年的培训,压根诞生不出合格的弓箭手,火枪的第三个好处马上就出来了。 那就是训练成本极低。 一个弓箭手需要三年,一个火枪手的训练只需要三个月。 甚至,如果只是演习的话,张异十天也能训练出合格的抢手。 “诸位师兄不必有心理压力,反正输了,也没事! 可是如果咱们将这玩意推广出去,以后诸位,都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青史留名这种事,对于华夏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春药。 果然张异说起青史留名,吴葆和他们都跟打了鸡血一般。 “行,就跟着师弟学学这火枪的技战法!” …… 砰! 应天府,皇宫。 朱元璋在朱棣的教导下,再次拿起一把枪。 这次他学着张异,拿出手中的枪,一发…… 不远处的盔甲,被朱元璋打出一个孔洞。 老朱色变。 他是从战马上下来的皇帝,深知火枪的威力,比起一般的弓箭而言,确实强了太多太多。 “这东西,绝对是好东西!” 朱元璋来了兴致,又多开了几枪。 盔甲被打了好几个洞,看着似乎挡住了子弹。 但朱元璋明白,既然盔甲都破损成那样,穿着盔甲的人,早就失去战斗力了。 “此物,能改变战争!” “父皇的看法和儿臣想得一样,只是儿臣在和周通等人实践的时候,却发现情况并没有儿臣想得好!” 朱棣接过朱元璋话,提出自己的看法。 老朱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家的老四,这个张异称之为大明下一代军神的人。 “老四,你说说为什么?” 老朱不动声色,准备考教朱棣。 朱棣低下头,想了一下说: “射速! 这火枪的装弹,发射的时间特别慢! 他们的第一波攻击往往猛烈,可是接下来的空隙,就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儿臣及时抓住这个间隙,冲破了周通他们的火枪方阵…… 而且……” 提起用兵,朱棣口若悬河。 老朱听着,频频点头。 这孩子许多看法,虽然很天真,但这是因为朱棣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没有经验造成的。 但是他在战争方面的直觉,确实有徐达和常遇春的潜力。 谁都不是天生会打战的,徐达和常遇春真正上战场之前,也是农民和山贼。 只是,天才往往能适应战争,并且马上展现出来他的实力。 而朱棣,就有这种潜力。 “听说,你和张异有个十日之约?” 老朱听完之后,转移话题: “朕也去看看!” 月初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