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朱给他的差事,可不是什么好事? 朝廷设立道录司和僧录司,为的就是更好的管理佛道二门。 他怎么可能任由道门凌驾于佛门之上? 从情感上来说,老朱对佛门的感情是多于道门的,若不是出现张异这么一个异数。 龙虎山的日子恐怕比佛门要难过的多。 可皇帝对佛道二门的看法,真正出现分水岭是从与慧昙那场纷争开始。 张异提出人间道教的概念,深得老朱人心。 老朱对宗教的忌惮,无非是忌惮佛道二门千百年来凝聚出来的民心。 若用得好,民心自然归向皇帝。 可若用不好,这民心就会成为大祸害。 老朱打压过宗教,但又不甘心那些被关在道观中的和尚道士无所事事。 张异让龙虎山和正一道的道士动起来,这些年给朝廷做了不少贡献。 其中推广简体字这件事,虽然润物无声,看似已经没了消息,可影响一直在扩大。 虽然这种影响,不太可能跟后世一般消灭文盲! 但哪怕读书认字,被称之为知识分子的群体扩大一倍,对于现有的士大夫阶层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张异犹记得前世,一队人给民国哭坟,哭的就是民国大师如云。 其实说白了,所谓的大师如云,不过是在99%的文盲率的情况下,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信息压制罢了! 一旦文盲率下去了,大家都不好忽悠了。 所谓的大师,光环自然也少了许多。 张异要做的,就是这件事…… 想来皇帝这些年,也看到了效果。 朱元璋既然在正一道这里吃上甜头,他肯定希望其他人也动起来。 这就涉及到,宗教改革…… 不仅仅是正一道的改革,这同样涉及全真,灵宝……乃至佛门各宗的改革。 这个改革,老朱想来是准备让自己去做了。 关于老朱将他推出去得罪人这件事,张异并不意外。 老朱连朱樉都要推出去做孤臣,他这个外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做个孤臣,其实反而安全。 只是得罪人是一回事,如何将事情办好又是另一回事,张异脑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以道士之身,掌天下宗教事。 张异在当道士这事上,事实上的权柄已经超过了远在龙虎山的老爹。 他明白,这是皇帝给他的一个考验。 就如办学那件事一般,只要他做得到,国师的虚名,自然会落在他头上…… 有老朱压制,关于对张异总领宗教事务的事情算是尘埃落定。 众人望向张异,目光深邃。 这位小道长,皇帝似乎在他身上颇有期待。 不过他们同时也松了一口气,总领宗教之事也好,至少皇帝目前还不想让他入朝为官。 至少,他走道士那条路,撑死了也就跟历史上那些妖道一般,落个国师之名而已。 以朱元璋的性子,这孩子估计连国师也捞不到。 暂时不用担心他! “张异,你先下去吧!朕回头再找你!” 朱元璋安排好张异的事,让他先行离开。 他走出奉天殿,自有人与他对接。 “死海伯,陛下让奴才陪您交接!” “公公,您还是叫我真人好了!” 张异并不太喜欢换别人叫他的爵位,主动让人改口。 那太监也不坚持,顺着张异的语气改了口气。 太监将张异领出宫门,早有车辇在招待他。 赶车的人,依然是老陌。 自从皇帝与张异相认之后,老陌对自己的身份并不掩饰。 张异点头,上了车。 车子缓缓朝着城中去。 不多时,张异来到一座正在加盖的道观前,没错。 这座道观并非任何故有的道观,而是朱元璋加盖! 张异有些意外,旋即听着老陌说: “这道观从一开始,就是陛下留给真人的,真人进去便知!” 张异无声点头,他看了一眼上边的牌匾。 上边写着三个字,春秋观。 春秋为光阴,也暗示这道观的主人能窥破时空的秘密,预知未来。 张异有些相信,这道观确实是朱元璋为自己所建。 等他踏入道观,更加确定。 春秋观的占地面积,大了清心观十倍不止,但张异却能从其中,看出许多清心观的影子来。 清心观的很多设计,乃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水塔,比如排水系统,比如…… “这个道观,建于三年之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