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头,朕去春秋观看看你说的混凝土建筑!” 老朱跟他讨论了一番关于建城的问题,道: “你少不得,要去顺天那边帮朕把把关! 等顺天府修成,朕迁都之日,就是你封国师之时,对了……” 老朱饶有兴趣的询问张异: “你昨儿见过那些人了,怎么样?” 张异自然知道,老朱肯定已经通过锦衣卫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了,他老实话说: “还行,这些人骂不过臣!” “哈哈哈!” 张异的回答别出心裁,逗乐了老朱。 但这小家伙也滑头,他知道自己问的根本不是这件事: “朕是问你,那个道衍怎么样?” 道衍? 张异一愣,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注意到姚广孝了? 他在想,要不要出卖姚广孝这个人? “陛下为什么问他?” “能让你记住生平的人,恐怕不会是普通人吧? 一个和尚,却能在史书留名,要么他是高僧,要么他有其他过人之处……” 老朱是了解自己的,张异闻言沉默了一会,说: “陛下猜得没错,此人确实史书有名!” “哦,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 朱元璋和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标脸上,也带着一丝好奇。 “怎么说呢,对有些人来说,他是乱臣贼子,对有些人而言,他是肱股之臣! 在贫道看来,他是一个纯粹的疯子,越是一个绝顶的人才! 他叫道衍,俗名姚广孝,外号,黑衣宰相……” 黑衣宰相? 老朱和朱标听到这个称呼,对视一眼。 他们对这个姚广孝只是好奇,却没想到这人如此重要。 张异不卖关子,继续说: “此人和靖难有关,和燕王有关,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 张异说着他那个时空的历史。 从马皇后病逝,到和朱棣相交莫逆,姚广孝一直鼓动朱棣造反…… 简单的一些话,道出了一些在这个时空几乎不会发生的史实。 朱元璋听得脸色阴晴不定。 一个整天鼓励皇子造反的反贼,老朱恨不得马上就将这个和尚拖出去杀了。 可他也是个人才,从张异口中的描述,朱元璋也可以看出。 对方并不是什么贪图富贵之人。 相反,帮助朱棣夺取天下之后,他一直严守戒律,以一个僧人的身份直到死去。 这家伙就是一个疯子,一个没有欲望,只有理想的疯子。 朱元璋听完姚广孝的故事之后,百感交集,张异对他的评价没错。 他看了张异一眼,这家伙也是一个疯子。 不过张异比姚广孝好,或者高明的地方在于。 张异的疯狂,是站在华夏整体的利益之上。 而姚广孝,却只是为了个人的理想,而且枉顾百姓。 这样的人,杀了,其实是最好的。 “你告诉朕这些,是希望朕找个由头杀了他?” “杀了也就杀了,不过杀了也有点可惜!” 张异点点头,又摇摇头: “此人除了有点疯,绝对是拜相之才! 他再疯,也闹不出幺蛾子!” 老朱和朱标一愣,旋即明白张异的意思。 姚广孝要造反成功,他的目标是绑定在朱棣身上。 而朱棣会造反,却也不是因为他姚广孝鼓动,而是建文帝逼的…… 别说朱棣,换成老朱或者朱标设身处地,被人逼成那样,他们也要反。 但朱棣造反何其难? 朱元璋去世,朱棣没反。 偏偏要等到朱允炆逼迫,他才造反,由此可见藩王就算有造反之心,在大一统的王朝中,也绝不是容易之事。 现在朱标有了一线生机,老朱也有了心理准备。 别说一个姚广孝,就是十个姚广孝,也改变不了什么? 那既然如此,这样一个人才,是不是要收入朝廷之中? 朱元璋其实颇为心动。 朝廷中,能吏好找,相才难求。 大明朝到现在,朱元璋心目中可以当宰相的人选,几乎屈指可数。 哪怕是胡惟庸,汪广洋,都算不得太好的人选。 这个姚广孝,真有如此神奇? “那你觉得,他入朝为官可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