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子妃,我和张真人是不打不相识,就如你说得,大家都是朝廷的人,也跟太子妃是亲人,能有什么仇怨? 又不是什么杀亲的死仇,有什么过不去的?” 张异和朱标闻言眉头一皱,回头却发现蓝玉没有任何异常。 这大概只是一个比喻吧? 二人松了一口气。 张异也举起杯子,宽慰常氏。 常氏见成功将二人的仇怨化解,十分开心。 看着舅舅和张异和解,大家一家人开开心心,她也跟着开心。 常氏本来还想多聊一会, 不过她有身孕在身,就不便久留。 她由仆人扶着,回内院休息去了。 只留下太子和张异,蓝玉三人喝酒。 朱标没有叫仆人陪同,蓝玉主动站起来,给二人倒酒。 他的态度十分谦恭,让朱标大为满意。 “蓝玉,你想回战场?” 朱标知道蓝玉最近的乖巧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心思,干脆点开。 “太子殿下,咱就只会打仗,您看现在我在京城里坐着,早就坐立难安! 还望殿下看我以前也为国家立过功的份上,跟陛下美言几句! 我想打仗,我想立功,将功补过!” 朱标笑道: “难得你有这份心也好,但如今朝廷的重心,已经不在北方…… 至少未来三五年,朝廷肯定以远征日本为主! 难道你还要去玄武军,跟你姐夫,还有章存道抢功劳不成?” 蓝玉闻言道: “只要陛下允许,有何不可? 男儿志在四方,陛下所指之处,我蓝玉愿带将士们前往…… 为陛下出四年前那口气!” 大明准备远征这件事,虽然朱元璋很少声张,可朝廷的高层,早就心知肚明。 北平大战之后,朝廷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两个上。 一个是迁都,如今的北平,被战火洗礼后的顺天府。 新的皇宫已经开始修建,皇帝拆除了前元的皇宫,修建属于自己的都城。 为了这件事,应天府的皇宫工程,都已经停止了。 张异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颇有些遗憾。 因为历史的改变,南京故宫很多应该在后世出现的宫殿,大概也会停下来不修了。 而顺天的皇宫,将按照他的设计,重新布局…… 至于第二件事,自然就是远征日本! 自从洪武二年,朝廷出使日本,被杀了使臣之后。 洪武四五年,都有文臣让朝廷再出使日本。 皇帝对于这些提议,一概置之不理。 百官也隐约猜到,朱元璋在憋着一口气。 这口气,憋着快五年了! 从组建玄武军,到扩建,到常遇春成为浙直总督。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指向朝廷即将出海的决定。 这件事,在朝中也是议论纷纷。 华夏自古以来,少有出海征伐的例子。 而上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就是蒙古北伐日本,遭遇神风,最后折戬沉沙。 这件事,也被文官们当成阻止北伐的借口,一直在朝着皇帝进谏。 所以提起明年的东征,在场三人,都是心领神会。 这一战,谁都不能阻止皇帝报复的决心。 “也不是不行!” 朱标有心培养蓝玉,他低头很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蓝玉能和章存道,大哥沐英一般,在东征中立下功劳,也算是美事一件。 他从老朱那里为蓝玉求饶,蓝玉如果能快速立功。 对于他而言,也是一个树立威信的好机会。 不过朱标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转问张异: “张家弟弟,你能测算未来,看这件事如何?” 张异微笑: “来不及了!” “来不及……” 张异的态度明显是不同意自己去浙江,蓝玉有些不高兴。 不过他说的是来不及,而不是不能去。 所以二人的目光都朝着他看过来。 “水军的战斗和陆战不同,船是固定的! 沐英,平安,章存道,加上常将军! 如今大明的军船都不够分,如何能多给蓝将军一份? 且水战最重要的,是有一支自己能如指臂使的舰队,就算蓝将军去了浙江,他来得及去熟悉水战吗? 如果贫道猜得没错,明年开春,咱们大明的战船就要出海了…… 到时候蓝将军是跟着常将军打酱油吗? 贫道以为,还不如让蓝将军回到熟悉的战场! 我岳父徐达在那边,他和蓝将军配合也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