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何为民心?百姓还是乡绅-《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可是那时候的朱元璋,杀的人可是现在的十倍。

    不过除了张异自己,大概没有人会相信这句话。果然王保保闻言讽刺道:

    “见过不要脸的,但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道士!

    把屠杀当慈悲,龙虎山上的人果然都是心黑手辣的混账!”

    张异早就习惯了别人对他的无解,嘿嘿笑,也不在这个问题上深究。

    他说道:

    “空印案涉案千人,陛下只处置了四百人,这四百人中,还有许多是因为空印案进去,因为别的贪腐的事入罪的……

    这里,还有部分是官员家属!

    陛下已经是属于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空印之事,固然有事急从权之无奈,却也有官员欺瞒圣上之居心!

    他们若是真有心,可上奏书指出此事的不对!

    大明如今才六年,陛下有足够的胸怀去改变这一切!

    可整个官场,十分默契地将这件事变成潜规则,才是陛下雷霆震怒的原因!

    说贫道黑心,可贫道不过是指出一个现象,

    难道贫道有错?

    难道齐王认为,空印之事是对的?”

    王保保斗嘴并非张异的对手,一时间哑口无言。

    “既然不对,贫道指出,何错之有?

    难道只许他们犯错,还不能让人检举?

    食君之禄,却欺君,这就是齐王向往的为臣之道?”

    王保保被张异憋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他倒是想反驳张异。

    可空印之事,表面上看确实是不对的,以他的骄傲,自然不能说出违心之言。

    张异对这点心知肚明,许多人在纠结空印案的时候,很少会干或者认知到,朱元璋在其中负的责任。

    所以这件事本身,王保保没话说。

    “空印之事确实前朝也有,只是前朝有是因为前朝皇帝无能!

    你们蒙人入主中原,从未好好经营过天下,管理更是一塌糊涂!

    所谓的前朝惯例,不正是因为你们对基层的放任,才形成的?

    而所谓的放任,也是因为朝廷无能,控制不住地方!

    亏齐王也是个英雄人物,居然会认为这事是好事?”

    王保保冷笑:

    “他朱元璋好,百官怕他作甚?

    我大元不好,却有无数人心向大元……”

    他话音未落,只见张异走到观音奴身边,一只手指勾向她的下巴。

    “贼子,你敢……”

    王保保见他要当众调戏自己的妹妹,勃然大怒。

    观音奴羞得面红耳赤,但谁知道张异只不过是虚晃一枪。

    他后退一步哈哈大笑:

    “齐王不让我调戏你妹妹,贫道当然不喜欢齐王!

    可如果我挑衅公主,你却没有半点反应,是你仁慈?”

    张异一张利嘴,句句带刺。

    王保保气炸了,张异的道理他懂,他是讽刺那些怀念前朝的人,是因为前朝无能,让他们有了许多获利的空间。

    而老朱扼杀了这些人的空间,他们自然不会喜欢朱元璋。

    道理很现实,也很扎心。

    可他的扎心还没结束,张异继续说:

    “齐王还说民心,杀几个官员,如何就动摇民心了?

    不知道齐王以为的民,是百姓,还是士绅?”

    王保保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民心民心,理所当然应该是百姓。

    可是他口中的民,是真的指百姓吗?

    肯定不是的。

    “其实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许多士大夫和皇帝,在他们眼中,所谓的民心,不过是少部分人垄断了发声的权力,然后营造出来的假象!

    他们眼中的民心,从来不是所谓的民心!

    真正代表百姓的,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识字,也不知道村子百里之外发声的事。

    那些读书人,乡绅,垄断了他们的信息权力!

    所以这些人挟持百姓,搞出所谓的民心?

    可民心是什么?

    不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减税,是百姓可以拿着《大诰》押解贪官上京城?”

    王保保眯着眼睛,冷冷地看着张异。

    张异进门就一顿输出,说得他哑口无言。

    尤其是关于民心的言论,王保保无力反驳。

    他自己也算是个读书人,所谓民心的言论,就如一层纱,大家都知道里边是什么东西,可谁也不会去揭开他。

    朱元璋不信邪,张异也不信邪。

    这两个人,对于读书人而言,绝对是叛经离道的存在。

    他冷哼,转身就走。

    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跟眼前人置气?

    望着王保保的背影,张异还来了一句:

    “齐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