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青蒿素,他们算个屁(二合一)-《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他只是笑笑:

    “周大人,您怎么会在这里?”

    “回国师,陛下让我将您请回京城……”

    张异无语,果然他猜得没错。

    他在龙虎山一待就是小半年,皇帝果然有了让他回去的心思。

    自己现在先下山,算是主动回京吧?

    “陛下来封信就好,何必让周大人亲自前来?”

    张异笑笑,跟周通寒暄。

    谁知道周通意味深长来了一句:

    “大概是,陛下担心国师路上的安危吧?”

    “在大明国境内……”

    张异本想说一下客套的话,却突然闭嘴了。

    大明国境内就一定安全吗?

    古人的聚居点和聚居点之间,可是存在大量的无人的野外之地。

    但周通说的额担心,肯定不是说这个。

    张异意味深长地看了周通一眼,二人没有说话,张异默契地让自己的队伍跟上锦衣卫。

    在锦衣卫的护送下,他们往应天府的方向去。

    强忍请教对方的冲动,张异和周通一行人,终于来到一个客栈附近。

    锦衣卫进去控制局面,张异和龙虎山的人都安顿下来。

    此时,他才有询问周通的机会。

    二人独坐,张异询问:

    “外边的形势,有这么差?”

    周通苦笑道:

    “张真人呀,您还好意思说?

    整顿吏治这件事,可是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不说朝堂上的风雨,光是视你为眼中钉的人,又何止百十来个?

    陛下也觉得这应天的风声不对,所以特意交待我们来保护你!

    若不然,这一路上,您要是万一落个水,或者遭了流寇,那可是谁都说不清的事……”

    张异:……

    看来自己真的就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走的这些路,终归还是急了一些。

    张异一直认为,社会关系的改变,根源于生产力的改变。

    只要还是农耕社会,大明目前的社会体系,也许不是最优解,但至少也是最优解之一。

    他的所有的改革,是建立在他贡献出去技术,已经切实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运转。

    就如商税改革,比如工业化的尝试。

    但这些改变能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张异也把握不准。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老张的事情,张异大概会用五到十年时间,去逐渐影响皇帝……

    但此时说什么都来不及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朝廷那边,皇帝透露了风声之后,连李先生都主动入京了!

    不过,李先生对陛下的劝说,也是徒劳无功,居然当时御书房内,皇帝和李先生还吵了起来。

    李先生说陛下独夫,说士大夫与君王公共天下……”

    “额……”

    张异闻言相当无语,电视剧上的一幕居然发生了。

    李善长能被逼成这样,想来也是真急了。

    “陛下的回答,是不是朕与百姓共天下?”

    “国师果然料事如神……”

    周通给张异竖起一个大拇指,张异也是哭笑不得。

    历史被他玩坏了。

    关于【民】这个概念,文彦博说出了千古以来藏在士大夫心中不可说的潜规则。

    虽然士大夫经常以民心要挟皇帝,也将百姓挂在口中。

    但所谓的民心,其实就是士大夫的心。

    所谓的民,也不过是整个精英阶层和士绅阶层而已。

    他们之下的百姓如狗,根本配不上一个民字。

    虽然这句话名流千古,可是平时大家也很少会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无论是君王也好,士大夫也好,大家心知肚明,却不会揭开这层真相。

    百姓,从来不在统治阶层的考虑范围,但朱元璋这个皇帝偏偏就是异类。

    你说他爱民如子,说不上?

    他在史书上同样有盘剥百姓的地方。面对老朱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老朱肯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可你说他完全不顾,也同样不能这么说。

    至少老朱是真的想努力改变百姓的生活现状……

    没有哪个皇帝会对他的中诚说,君王与百姓共天下……

    “所以,现在陛下与君臣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

    “至少和李先生是如此,李先生一句话,等于断了他的政治前途,本来皇帝要杀了他,但想起他的功劳,终究还是放走了……

    不过,也是因为李先生的事,朝堂上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反而平息下来。

    就是,百官的沉寂,让京城的气氛更加波诡云谲!

    甚至,浙江还有人起兵……

    虽然对方连县城都没攻破,就被镇压下来!

    可因为这件事,这天下隐约跟火药桶一般,

    一点火星,恐怕就炸了。”

    沉默反而是最可怕的……

    张异无声点头,难怪朱元璋连让自己回去,都要派锦衣卫保护自己。

    这些年,老朱一点一点的切香肠,逐步收拢自己的权柄。

    但到了这一步,显然有些人忍不了了。

    换成后世的皇帝,哪怕是朱标,到这一步恐怕都要皇位不稳。

    但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手下的功勋武将个个都还活着,

    这些文臣翻不起浪。

    张异只是想想目前的局势,也是额头冒汗。

    太危险了……

    张异明白,一旦将君臣之间的矛盾激化到这种程度,大明的局势就如火山口一般。

    要么皇帝强压群臣,要么群臣换个皇帝。

    如今这个局势大概率是老朱压下他们。

    可是,君臣之间的矛盾一旦变成阶级之间的矛盾,动摇国本是轻了。

    君王的意志,终归要通过文官执行!

    一旦文官摆烂或者不配合,可以领天下政务瘫痪。

    但至少目前为止,还没达到这种程度。

    人有阶级不假,可人也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

    不可能所有人的利益都一样,这些矛盾只会在日积月累中爆发。

    但,如果能将另外一个阶级培养起来,让文官变得不是不可替代。

    朝廷在这场争斗中,就注定会占据优势。

    张异隐约感觉到,自己身上担子之重。

    “看来,以后我行事确实要小心点,估计想要我死的人不少……

    尤其是,江南的士绅们……”

    张异已经知道了朝中的局势,也理解了朱元璋的做法。

    他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国师大人,我就先去忙了!”

    周通知情识趣,知道张异不准备聊下去,果断告辞。

    只留下张异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中,若有所思。

    一路回京。

    张异路过一些县城,州府,有锦衣卫随行,他出入也在官方的驿站。

    只是路上,也许是因为周通提醒,他确实感觉到,周围官员对自己的敌意。

    他也不知道这些人本身对自己有敌意,还是因为最近这件事。

    但种种细节,还是给让张异留了心眼。

    朱元璋想的没错,他确实可以压下那些人的不满,而且对方也拿皇帝没办法。

    可是难保他们不会迁怒自己。

    “左右不过是,无能狂怒罢了……”

    在众人急忙赶路之下,张异等人终于还是回到了应天府。

    再次回来,他连两个弟弟都来不及安顿,就已经被皇帝召唤入宫。

    御书房。

    张异见到了许久不见的朱元璋。

    半年未见,皇帝依然是那副精力充沛的模样。

    他见张异进来,主动放下笔,让张异坐在一边。

    “情况你也知道了?”

    老朱开门见山,张异无声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