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情分就断了,蒸汽机-《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皇帝,从来不是一个人。

    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有许多事情也不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思考。

    “除了我脑袋里的科技陛下没有办法拿走,剩下的东西,陛下大抵都会复制一份。

    陛下是个伟大的君王,这点不假!

    可随着改革推动到深水区,其实贫道和陛下之间的矛盾,可能会逐渐浮现出来。

    贫道看得到这点,心里也有数。

    所以那天,贫道才会跟您说……”

    张异跟老张说过的事,其实就是他离开的想法……

    改革,改革……

    他心中理想的社会,可没有君权和家天下位置。

    只是时代往前发展,他总会有一段路是和朱元璋同行。

    张异很是小心翼翼的藏着,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生产力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可不仅仅会利好朝廷。

    等那些不和谐的事情出现的时候,老朱会不会将责任怪罪在他身上。

    张异这些年,除了摊丁入亩之外,他已经很少去触及政治改革的事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科技,然后改变社会结构之上,是他做出的认为明智的选择。

    朱元璋是个铁血皇帝,许多硬骨头需要他啃下来。

    可面对后边的社会变革,老朱的性子其实是起反作用的。

    张异从来不奢求在朱元璋时代,能完成多少东西。

    将该做的都做下,剩下来的就交给时间……

    可是,一旦张异停下来,而老朱又看到他的能力之后,会不会产生什么想法呢?

    这一点,张异感觉很难说。

    君王对你的倚重和忌惮,不过是一念之间,自己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可是……

    今日你拒绝陛下,他会不会在天师位上……

    为难你?”

    张正常提出来的问题,让张异张了张嘴,却没有直接回答。

    以老朱的性格,这么做并不是不可能。

    他只是苦笑道:

    “陛下从来都知道我想要什么?

    但如果他真的在这件事上卡咱们,那十年情分,也该断了……”

    张正常笑:

    “那个没事,当年贫道能拒绝天师位,就不奢求它能再回龙虎山!

    你莫以此事当成负担,知否?”

    张异无声点头,虽然老张这么说,但自己怎么可能当做一切都没发生过?

    只希望,他和皇帝不要走到那一天吧?

    ……

    和皇帝有了争执之后,朱元璋也没再召见他。

    不过张异依然兢兢业业,该《明报》供稿。

    这是一开始,朱元璋要求张异去做的一件事,阐述改革的必要……

    士大夫集团,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他们之中有严嵩,也有海瑞……

    张异并没有试图从道理上去说服这些人,而是就事论事,将各种经济数据以一种文官们看不懂,但又必须看懂的方式,丢到他们面前。

    《明报》的问世。

    更多偏向于在官府内部流动,各地州府县城,都人手一份。

    古人信息闭塞,哪怕是地方上的官员,对于这个国家其他地方发生的事,也未必能及时了解。

    他们大多数,也是通过好友之间的书信,或者官府的有限的信息交流获取信息。

    张异的《日月时报》就是因为填补了这个缺口,才会瞬间成为风靡整个华夏的读物。

    人类对信息的获取,几乎就是本能。

    任何人都不例外。

    而日月时报,终归还是一个以娱乐,趣味为主的报纸。

    官员们也许可以通过它解乏,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却没有办法得到对于他们职场有用的讯息。

    但《明报》可以。

    他们可以通过这份报纸,知道千里之外哪位知府的政策得到成功。

    也知道那位县老爷因为贪腐丧命。

    但最重要的,他们能从报纸上,看到大明这些年的变化。

    张异不跟他们去讲什么虚无的道理,而是直接上数据……

    当一个个数据放在自己眼前,并非所有人,都会固执己见。

    这一段日子下来,张异发现,哪怕是在京城中,弹劾他的声音也小了许多。

    这也算是他主持《明报》获得的一个小小的便利。

    明报搭建的第二个月,张异顺利将报社移交给朱橚。

    这个报社,也成为了正经的朝廷机构。

    不过,有个问题,就算是皇帝一直也在模糊,不敢轻易下结论。

    那就是报社中的那些女编辑,算不算女官?

    但不管老朱心里怎么想,女性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成为了朝廷的一员。

    张异想到这件事,就觉得好笑。

    朱元璋想起这件事,大概几乎,肯定会骂自己,给了他一个大难题。

    这已经不是他关心的事。

    老张回龙虎山后,他心里莫名有一种危机感,

    在许多事情上,他开始盯项目,有了他的加入,蒸汽机的项目推进速度,几乎就是一日千里。

    而此时的大明,另外一件事也在努力推进。

    在日本被打下来,皇帝成功洗脑圆融并将他送回日本之后,关于日本的局势逐步稳定下来,而稳定的日本,开始成为大明的商品倾销地。

    而还回来的,就是大量的白银。

    朝廷开放海禁的传闻,已经其嚣尘上。

    而拥有了足够稳定的经济和后方,皇帝终于要开始了他第三次北伐。

    ……

    “爹从上次来了家书后,许久不见消息了……”

    国公府,夜!

    张异抱着徐家丫头,听着她说出自己的担忧。

    “你说,爹这次能不能拿下蒙古王庭?”

    “能!”

    张异虽然无法预知这场战争的结果,毕竟历史的走向,已经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可是,他依然对大明有极大的信心。

    徐达为这件事,从北平保卫战后,就一直在准备。

    应天府那个巨大的立体地图,他估计都研究烂了。

    戒骄戒躁的徐达,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去研究一件事,当他跟皇帝提出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至少他已经有了八成把握。

    而且这几年,也是大明武器装备发展最好的几年。

    现在的蒙古王庭,比起原来的历史时空中的漠北王庭更弱。

    而现在的大明,也比洪武二十一年的明军更强。

    张异想不出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拿不下漠北。

    那大明的国运,会倒霉成什么样?

    “咱老丈人,蓝玉,傅友德……加上这次陛下终于松口,肯让他上战场的燕王殿下,反正贫道是想不出大明会输的理由……”

    “愿此事之后,我大明北境再无战事……”

    徐家丫头埋首在张异怀里,喃喃自语。

    张异哭笑不得,但也没有煞风景去说什么不可能的话。

    蓝玉在洪武二十一年拿下漠北王庭之后,大明也没有消除北方的边患。

    不过,至少大明提前十年拿下漠北王庭,大概朝廷会有时间空出来,去清理东北和远东。

    他跟老朱说过,案地方未来,就是大明灭国最大的隐患。

    “过阵子,我会去北方一趟……”

    张异低声跟徐家丫头告别。

    “你准备去做什么?”

    新婚燕尔,张异却又要离家?

    “大明迁都在即,我过去看看顺天府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点,蒸汽机的事情基本已经尘埃落定……

    北方的产业区,也该安排上了……”

    蒸汽机,是张异这些年给抓朱元璋画下的最大的一张饼。

    也是大明完成工业化的最重要的一环。

    蒸汽机虽然不是工业化的终极答案,可内燃机时代,大明如今的人才储备根本不行。

    他就是有图纸,有科技,也没有人才去帮他实现这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