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老朱将十四万人迁徙的过程中,都需要李善长居中调节。

    五万人出海,这已经是朱元璋能想到的最多人了。

    朱标闻言,无声点头。

    “不知道父皇这次出海,准备让谁承担教化的重任?”

    朱元璋闻言一愣,他想了想问:

    “你认为孔讷如何?”

    孔讷提出的新儒家运动,如今正是老朱重点推行的。

    他本人一直在京城,只是老朱对他的态度十分暧昧,重视,却又没有太重用。

    作为一个思想的引导者,孔讷早就有了足够的地位。

    他似乎对于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主要沉浸在做学问中。

    有时候,他会去春秋学院任教,教导学生学院所没教的知识,这样一个不谋权利,全心教化的孔家传人,

    早就被人称为孔家的风骨。

    朱标微微吃惊,他知道老朱重视孔讷,但孔讷不应该是被这样利用。

    孔讷的出现,是老朱重新掌控孔家,甚至将孔家的影响力,逐渐消弭的后手。

    美洲毕竟是穷乡僻壤的地方,送人过去,死在路上都是正常……

    要是他死了,可就没有人能推新儒家了。

    “孔讷是朕留给你用的,在朕手中,他不会受到提拔!

    朕准备让他多历练历练,这去美洲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他不会去太久,等过几年,朕会让他回来!

    就好像,去日本一样……”

    老朱沉吟了一会,说:

    “至于宗教,还是从龙虎山选一位高人,一起带过去吧……”

    任何宗教在朱元璋心中,都是值得警戒的存在。

    如果单从感情上来说,他其实更加亲近佛门。

    只是正一道在这些年,确实帮他太多。

    正一道提倡的人间道教,也很符合老朱的利益,作为投桃报李的代价,正一道也跟着大明的军队,传遍日本,如今又要前往美洲……

    老朱不是没动过佛门的念头,不过想起佛门不是本土宗教,也就作罢。

    儒家,道教!

    会构成未来大明文化两个重要的标志。

    父子二人讨论了许多细节,关于第二次大航海的计划,基本确定下来。

    “张家弟弟说,要让天下百姓喝得起开水!

    这件事让儿臣想起当年的无知……”

    朱标提起喝开水的事,脸色还有些泛红。

    当年的他,确实有点少不更事的感觉,张异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帮他完成的。

    他还记得自己在朱元璋面前发过誓,以后要让天下百姓,喝得起开水。

    可惜十年过去了,朱标依然没有完成这个誓言。

    喝开水的观念在百姓中倒是种下来,可喝开水对于许多人来说,依然是一件奢侈的事。

    “张家弟弟正在筹备建设的开水房,他信件中好似也有提及……”

    开水房,暖水壶……

    张异为了让百姓喝得起开水,所以将某些生意,提前弄出来了。

    其中暖水壶的设计,内胆必须要玻璃,张异还将玻璃的制造技术公开了。

    老朱能够感受到,张异对于改造这个世界的决心。

    玻璃和玻璃镜,这些年早就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关于玻璃镜制造的涂层,已经有人破解,可是玻璃的制造技术,目前还是秘密。

    张异能将玻璃技术公开,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让他去折腾吧,朕有信心,他应该能折腾出一些东西来……”

    父子二人关于张异的话题,逐渐结束。

    ……

    “师弟,这就是暖水壶?”

    一个月后,洪武十年的夏天,也逐渐进入尾声。

    张异改了几套方案,终于用木质的外壳,玻璃内胆制作出了大明第一个暖水壶。

    当它出现的时候,其他人还十分好奇它的结构。,

    张异笑笑,无声点头。

    “它能保证开水长时间保温,有这个,以后大家也能喝上一口热乎的水。”

    “可是,它的结构,是玻璃……”

    吴葆和作为和张异一起过来的人,一眼就看到了这东西的局限性。

    玻璃呀,用玻璃内胆制作暖壶,就注定和老百姓无缘。

    “玻璃的价格,确实贵了些,不过可以打下来!

    其实这些年,外边那些人都在摸索玻璃的技术,这些年的玻璃厂,也有不少……”

    张异笑笑,因为玻璃镜的暴利,还有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产能,导致了玻璃镜一直稳稳占据了大明奢侈品最顶端的位置。

    而西方疯狂的需求,催生了许多人去研究玻璃镜的工艺。

    以水银涂层为核心的涂层技术,早就被人破译了。

    于是乎一大堆仿照的玻璃镜,也是大明的重要走私物件。

    但涂层好仿照,能生产高透明度的玻璃工艺,还牢牢掌握在张异手中。

    虽然利润上,玻璃的利润已经比以前降低了许多,可依然可以和官窑出品的精品瓷器一较高下。

    而如今,张异的想法却是,将玻璃镜的价格给打下去。

    他这种自断财路的想法,让吴葆和他们也是大吃一惊。

    张异对于他们的震惊很是理解,而吴葆和他们钦佩的目光,只是让他淡然一笑。

    准备将玻璃工艺放开,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工业化开始之后,他的工艺其实也不能藏太久,既然走奢侈品的路线走不远,张异干脆转化思想,走工业化的路线。

    玻璃,除了饰品,在工业上也有更多的可能。

    在张异看不到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之前,玻璃作为奢侈品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可他看到玻璃能扩大生产规模之后,量产,便宜,却能冲击市场的玻璃,也不会损失他多少的利益。

    借助暖水壶的当口,他正好给市场试试水。

    暖水壶作为一个后世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在一段时间之内,注定还只能是有钱人的玩物。

    不过这没关系,产能上去之后,这东西肯定会降低价格。

    “吴师兄,为了百姓能喝上热水,一点技术算什么?”

    张异说得一本正经,听着他这些还的人,更加敬佩他的胸怀。

    “开水房,也建得差不多了吧?”

    “嗯,已经差不多了!”

    想要低成本的,能让百姓喝得起开水。

    最重要的是将成本压榨到极限。

    张异在这座煤矿盛行的小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燃料的成本问题,加上蒸汽机抽水,他合算了一下,如果百姓的销量能够保证,自己的开水房确实能把成本控制在和烧水差不多的价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