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热腾腾的开水,朱标十分认真地喝了一口。 虽然没有山泉的清甜,但多了一丝温暖。 朱标不是第一次喝开水,事实上,如今皇宫里,所有的饮用水都换成开水。 他并不刚需暖水壶,因为他有无数人伺候。 可这件物件,依然让他十分满意。 “这内胆,是玻璃……” 出于对暖水壶的好奇,他研究了一下这东西的构造。 张异闻言点头道: “通过一些特殊的工艺,可以达到保温效果……” “这东西,本宫觉得可以推广开来,回头你送一百个暖水壶给我,我带回应天!” 张异闻言点头: “如果殿下需要的话,制作的配方我也可以给……” “如此甚好,你能舍得手中的利益,当是大慈大悲……” 暖水壶这种后世看来平常的小物件,对于此时的百姓而言,确实是能提高生活质量。 只是,价格…… “比起这个,本宫更加在意你跟胡老三的聊天,计件工资本宫知道,另外一个呢?” 计件工资,是属于张异早就提到过的提高生产效率的东西。 矿上张异给朝廷争取的部分收入,并不是以固定的开支发放,而是计件。 他有自己的一套算产量的方法,能保证工人的收入。 如果类似胡老三这种干活比较好的,收入确实要高出种田的百姓许多。 有了钱,矿工才会消费,在张异亲自打造的这座小城镇中,这里的居民和家庭才有需求。 温饱是其一,温饱之后,低端的娱乐和服务业,也会兴旺起来。 这是张异第一次在北方,尝试打造一个城市,和顺天府不同,顺天张异只是造了一座城。 而这座矿山和周围的一切,是张异企图用自己的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让皇帝能认可的经济模式形成的小镇。 振兴北方经济,不是一句空谈。 将工业的重心放在北方,和南方的鱼米之乡做个切割,乃是最好。 “您说的是分期付款,其实很简单,就是由我做担保,对于买不上暖水壶的工人借钱给他们买,他们可以分成六期,或者十二期偿还这些接管,我会适当收点利息,单不是民间那种高利贷…… 这件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贫道看好未来这里的前景,但暖水壶确实有很多家庭买不起! 今年冬天,大概就是暖水壶最好卖的时候,贫道真正想要的,就是让百姓喝得起开水……” 分期付款…… 是为了促进市场,朱标很认真的听着张异的做法。 他望向张异的眼神,其实早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只是张异并没有觉察。 想要发展工业化,原料,水源,能源,交通,这些东西都要综合考量。 张异选择这里,是他从蒸汽机和采矿业出发,先将能源的问题解决。 如果将蜂窝煤当成一种产品的话,靠近煤矿的地方,本身也是距离原料很近。 能源,原料,产品…… 加上他自己施行的政策,将一地的经济拉动起来,就是给皇帝最好的答卷。 而在他的计划中,等到煤矿产能上去的时候,以这里为中心,经济重心会朝着四方辐射。 而类似蜂窝煤这种重要的产品,也可以逐渐由矿山附近,卖到别的州府,甚至…… 可以通过运河,海运,将这些东西,卖到更远的地方。 煤矿,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只要有条件,都会开采。 可是简单的开采利用,跟张异形成的这套产业链完全不同。 “其实这附近的州府,也已经用上了咱们的蜂窝煤,这东西看似比柴火贵一些,但燃烧效率更好,算下来还便宜…… 只是目前损耗,物流成本依然是个问题,没有足够的量,暂时压不下来! 不过我相信,按照这个方法执行下去,最多三五年,咱们能看到成果……” 张异给朱标描绘着自己的规划,他选择山东而不是山西,物流成本就是最重要的考量。 大明一旦开启大航海,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输出商品。 明朝的茶叶,瓷器,布料,放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是降维打击的。 但张异觉得不够,各种附加价值高的工业品,也可以成为更加廉价的商品。 茶叶之类的奢侈品,只能影响一个地方的上层。 而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工业品,才是控制一个地方国家经济的根本。 东南亚这些地方,大明未必要每个都变成自己的国土,但经济上的影响,文化上的影响。 让他们成为大明经济的一个部分,才是牢牢控制住这些地方的关键。 朱标见他越聊越远,不有莞尔一笑。 青衣宰相! 他在政治上的手段也许稚嫩,但于家国而言,自己这位张家弟弟的本事,完全对得起宰相的称号。 只是他也郁闷,张异对父皇始终存在一丝不信任。 这也导致了他并不想完全在父皇手下,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宰相。 有才而不愿意报效朝廷,是朱元璋的心结。 他目前能能做的,就是居中调节,让父皇与他,总不至于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了,你说的经济学,让本宫想起另外一件事! 就是关于父皇准备发行纸币的事……” 张异闻言一愣,但旋即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大明宝钞其实早就应该提前几年出现,但张异的影响和日本白银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明货币稀缺的问题。 老朱发行的这个货币,张异客知道它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就是灾难现场。 说白了,古人的皇帝,能懂经济学的没几个,而且身为家天下的皇帝,能够忍得住不用货币收割天下人的也没几个。 金融就是一把无形的利刃,如果没有强大的自制力,也会成为迷惑君王心神的魔刀。 老朱到朱棣,大明宝钞的信用属于雪崩的级别。 张异低下头,想了一下,说: “纸币的发行,其实本质就是发行政府的信用。 如果陛下言而无信,恐怕会失寒了天下人的心……” 言而无信? 朱标闻言愣住,张异这是想要说什么吗? 张异没有废话,他将关于经济学,纸币的发行,还有通货膨胀的知识,灌输给朱标。 “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货币的供给大于它的实际需求,而导致的灾难,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等于皇帝在利用自己的铸币权去收割天下人。 这种做法,看似很爽,但其实用的是帝国的经济主权去交换,饮鸩止渴罢了……” 关于货币,货物,市场供给…… 张异努力回想自己学到的关于红光经济学的内容。 他并非经济学的专家,可仅仅是给统治者,或者说未来的统治者一点警戒,也是可以的。 朱标越听脸色越凝重,原来货币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权柄? “你是不是意有所指?” 张异的暗示,朱标其实早就有错觉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