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且这些东西,希直自认为,学不来!” 他说完,本以为张异会生气,但后者却依然笑嘻嘻: “你倒是跟我那位徒儿很像,也许你此去北京,跟他聊聊,会有不小的收获!” “是那位姚广孝大师?” 姚广孝从和尚到道士,这件事在京城颇为有名。 但他的名声为外人所知,却是这些年主持《日月时报》。 新儒家和理学的论战,还有关于治理天下的理念。 大家在日月时报上,时有争论,姚广孝有时候技痒,也会亲自下场。 他言语犀利,虽然是道士,但一身儒学的本事,并不亚于当世大儒。 虽然他出手的此书不多,但在某个小圈子里,他也是被人公认的做有大学问的人。 哪怕是立场对立,但宋濂都夸过他。 “没错!” 张异见方孝孺提起姚广孝,满是钦慕的模样,不由暗笑: “父皇想发行大明宝钞,但也知道这件事非常小可! 所以他让我来询问一下国师,国师给我举荐姚广孝! 希直,你这几日也从国师这里听到了关于宏观经济的知识,你有没有兴趣,加入关于大明宝钞的运作之中……” 太子朱标趁机询问方孝孺,其实他将方孝孺带在身边,本身就有这个意思。 方孝孺闻言,喜出望外,赶紧给朱标跪下: “若是太子殿下不弃,草民自然愿意!” “等去了京城再说吧,我那徒儿跟我一般,也不是肯随便出山的主。 回头少不得,还需要我挂个名……” 就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一行人终于走到了应天府。 如今这座叫做北京的城市,只是远眺,就让朱标激动不已。 这里是大明未来的国都,也是他下半辈子的安居之所。 朱标从锦衣卫的密奏中,看过太多关于这座城市的东西。 如今能亲眼所见,自然最好。 “殿下,咱们就这样,微服出巡?” 方孝孺本以为会有人接朱标,谁知道朱标临近城里的时候,却麻利地换了衣裳。 他也不是第一次微服出巡了,动作很快。 方孝孺才发现,跟着朱标的锦衣卫,也在不知不觉中换装了。 北京的城门口,车水马龙。 张异等人也不搞特殊,在城门等着排队进入。 朱标观察周围防卫的士兵,见他们认真负责,朱标暗自点头: “看来我大明的军队,还是不错……” 终于轮到他们的车辇进城,朱标迫不及待掀开帘子。 “这里,太美了……” 他看着硬化过的路面,还有绿化过的绿化带,忍不住赞叹。 方孝孺比朱标还不堪,早就被北京城的景色所迷惑。 倒是张异显得很平静,如今的北京城除了新,对他而言也不过就是城乡结合部的水平。 他能理解朱标他们的感受,毕竟别的不说,一座除了皇宫之外,其他地方都被硬化过的城市,就这一点已经足以吊打这个世界上任何城市。 “跟北京比起来,应天府就跟乡下一样……” 朱标忍不住感慨,人最怕比较,城市何尝不是如此? “殿下,咱们先去陈珂开的酒店吧,回头我让姚广孝过来……” 朱标闻言点头,一群人浩浩荡荡朝着酒店这边去。 他们在人来人往的队伍中,显得并不起眼。 不过,人群中,还是有人认出来了,飞快去报告了。 …… “胡相,这是宫里的地形图……” 驿站的某个房间内,凌说将一张地图放在胡惟庸面前。 “这是你自己画的?没有更详细的?” 胡惟庸看着眼前那张图,并不满意。 凌说赶紧回答: “胡相,您可太高看我了,我哪来的详细地图,我只不过是个锦衣卫同知,也别说有没有这样一张图,就算是有,人家会给我?” 胡惟庸脸色微微难看: “你可知本相提前一年来到应天,可是为了什么? 如果在南京,咱们要起事,千难万难。 迁都之后,人事调动频繁,无论皇帝也好,宫里那些侍卫也罢,都不算熟悉环境,这是咱们最好的机会…… 你再想想办法!” “办法,那只能去打一打姚广孝的主意了。他是最有可能有这个东西的……” “姚广孝,此人倒是可以拉拢,但却不好拉拢,如果他有点心思,把咱们的事暴露了,那就不好办了! 回头,你设个局,让他入套……” 胡惟庸还没说完,外边有人敲门。 敲门的声音很有规律,三轻一重。 “什么事?” 凌说站起来,靠在门上询问。 “太子殿下来了!” 门外的答案,让胡惟庸和凌说一愣,凌说更是差点腿软。 他被胡惟庸半推半就,走上如今造反的路,本就做贼心虚,朱标突然来了,他的声音都颤抖了。 “你去吧,当没发生过……” 胡惟庸倒是很冷静,让他人离开。 “胡相,我们要不要去迎接?” “迎接什么,当不知道……” 胡惟庸站起身,准备离开了,临走前,他还不放心说: “记得,针对姚广孝的事,也缓一缓!” 胡惟庸说完,果断离开此处。 “师父!” 被他们惦念的姚广孝,此时已经赶到陈珂的酒店。 大厅里,张异见到了他。 “徒弟呀,好久不见,北京这边的事情怎么样?” “托师尊的福,一切安好!” 他躬身回答之后吗,发现张异身边有个年轻人,正在用一种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 “这位是?” 姚广孝满脸疑惑,张异笑嘻嘻,附在他耳边说: “这是我给你找的徒弟……” ??? 姚广孝一脸懵逼,为什么要给自己找徒弟? “先别说了,殿下等着我们呢!” 张异卖了个关子。(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