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提前暴露,朕想当你爹-《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朝中自然有前线的将领,负责给皇帝通报军情。

    他马上走出来,在地图上给皇帝比划。

    京城和前线不远,军情也差不多是最新的。

    朱元璋和一众朝臣,都围在地图上听着前方军报。

    大部分的大臣,首先是松了一口气。

    至少这次蒙古人南下的猛攻,被徐达挡住了。

    大明军队的战力,在北伐的时候都所向披靡,守卫战,打得自然是游刃有余。

    既然对方攻不下来,那他们的命至少不用担心。

    不过,蒙古人这样不要命的攻击,确实也给北京带来极大的压力。

    天子守国门,这句话说得轻松。

    可如果战争就发生在你近在咫尺的地方,谁能淡定。

    “不对劲,不对劲……”

    老朱听着前方的军报,在御书房里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根据前线的战报来看,蒙古人进攻中原的决心似乎并不强。

    他们的战斗方式,只能指向一个目的,就是牵制。

    牵制前线的军队,他们想做什么?

    “陛下,不知有何不对劲?”

    朱元璋回头看了他一眼,回:

    “那些蒙古人,可不像是给朕找麻烦的,反而像是某些人打配合的……”

    胡惟庸神色不变:

    “臣等不懂军事,不过陛下此言,意有所指。

    若对方只是为了牵制前线的军队,大抵就是他们觉得,咱们内部有问题?”

    老朱没想到胡惟庸如此坦荡,默默点头。

    他的猜测,让周围的官员有些慌张。

    “此事只是朕的猜测,当不得真!

    毕竟,蒙古人的真正目的,朕解释不清!

    声东击西,或许他们还有别的战略目的,来人,东边你们派人看好了……”

    老朱一个一个命令发布下去,有不少武将跪地领命。

    “臣有个建议,既然前线吃紧,北京城这边,应该暂时管制起来……

    以防不测!”

    胡惟庸再次提醒皇帝,他的提议,朱元璋依然接受。

    “毛骧,此事交给你!”

    老朱回头看了一眼毛骧,毛骧领命而去。

    张异和姚广孝,一直在看着,没有发表意见。

    胡惟庸的表现,很正常。

    而且他主动提起戒严,京城就闹不出什么事。

    不过哪怕胡惟庸很正常,但巨大的不安全感,依然让张异感觉浑身不对劲。

    他是一个知道历史的标准答案的人。

    虽然如今的试卷,早就变得面目全非。

    但他并不相信,胡惟庸会因为他这只蝴蝶,而连整个人都变了。

    可所有人都告诉他,事情其实很很正常,没有他猜想的事情发生。

    朱元璋将一个个决定做下之后,终于感觉有些疲累。

    他让文武百官推下,张异本来应该随着姚广孝离开,但老朱却留下他。

    “去看看你爹!”

    忙完公事,接下来就是个人私事。

    张正常的身体,随着拿回天师位,最后一口气泄了,身体马上不如从前。

    他被皇帝安排,在宫里休息,有太医亲自看病。

    老朱提要件老张,张异低头道谢。

    君臣二人,前往老张的栖身之处。

    “张爱卿,要保重身体,

    以后国家还需要你呢!”

    皇帝驾到,张正常想勉强起身。老朱一把按住他,轻声宽慰。

    张正常笑笑:

    “微臣恐怕要辜负陛下期待,这老祖宗,已经向贫道招手了!

    臣碌碌一生,但系数过往,总算不愧祖宗。倒也可以坦然赴会。

    陛下若是用得上我龙虎山,恐怕只有孩儿们能为您效力了。”

    老朱脸上露出古怪之色,当年张异说他梦中和老天师畅谈,也不知道这些年他们有没有联系?

    张家,确实多有神异,一时间,他看老张淡然的模样,似乎有些羡慕。

    生死间有大恐怖,能够淡然面对,老张就算是有修行了。

    朱元璋自己也不敢保证,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能不能做到如此淡然。

    淡然他也明白,所谓的淡然,无非就是死而无憾。

    如果有一天,自己死去的时候,能不能留下这四个字呢?

    而他目前还活在这世间,想要拼命做好的事,

    究竟能不能实现?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张异,笑道:

    “就这小子,还有宇初那个孩子,朕看着都喜欢。

    尤其是张异,你也知道朕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虽然不是父子,但情同父子。

    张爱卿你放心,他们吃不了亏!”

    皇帝一个情同父子,让张异心头触动。

    朱元璋这话说着是啥意思?

    老朱和他关系是好,但大部分时候,他们之间的形容,最多也就是叔侄?

    难道皇帝打算……?

    老张精神萎靡,倒是没有听出朱元璋的话里话外。

    皇帝安抚了老张一番,便让张异陪同他,去另外一处。

    张异跟在皇帝身后,慢慢前行。

    等他确定了来处,微微吃惊。

    这里是供奉朱元璋父母的地方,也是朱家的宗祠。

    皇帝将他引来这里,是为何?

    张异低着头,已经明白老朱的答案。

    除了二人的脚步声,这里算不得清净。

    因为有梵音隐约传来。

    “朕将父母迁徙此处,所以让人安排了一场法事……”

    朱元璋知道张异疑惑,随口告诉张异答案。

    张异若有所思,也不觉得奇怪。

    老朱这些年,虽然崇道,但他谈不上信奉道教。

    如果从内心亲近而言,当和尚的三年时间,对他的影响也大。

    佛门虽然被正一道压下去许久,可在皇帝心中始终有它的位置。

    叫一些和尚,给父母超度,祈福,也算是常规操作。

    张异和皇帝踏入期间。

    那些和尚蓦的站起来,但皇帝摆摆手,他们赶紧继续念经。

    就那一瞬间,张异产生了一种非常古怪的感觉,而且他一个道士站在和尚堆里,也有些显眼。

    “你是聪明人,当知道朕的意思!

    朕很少带除了亲儿子之外的人过来……”

    朱元璋话说到此处,张异再不明白就是傻了,

    皇帝在迁都之后,居然有收他当义子的打算?

    收义子,这件事在元末明初其实并不奇怪,大家都在通过收义子的办法,去笼络一批人。

    沐英也好,平安也罢,都是如此。

    可义子毕竟只是义子,名为儿子,实为君臣。

    张异一直觉得,他和朱元璋其实没必要走这套程序。

    他的心情,颇为玩味。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