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张异的推背图,离开大明吧-《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二、当年父皇也对那场事件也有定论。

    父皇此番重启此案,不是想要办案,而是要找借口杀人!

    儿臣就是想不明白,您为什么会如此?”

    老朱神色不变,只是淡淡道:

    “这点你不需要知道,且,你注意下自己的言行,须知朕办这件事,也是为了你……

    你家媳妇已经知道了张异和常茂的事,难道你不希望给她一个交代?”

    朱标板着脸道:

    “父皇,常茂如何能与张家弟弟相提并论,且太子妃并非不讲道理之人,她弟弟不对,那就是不对。

    而且就不说道理,只谈利益,难道张家弟弟还比不过一个妇人?”

    朱元璋闻言,微微颔首。

    自己家的儿子能伶的清是好事,至少不会跟常遇春一般,被一个妇人控制。

    只是他心中的打算,却不准备跟朱标说。

    朱标见他不松口,继续道:

    “父皇,身为人子,本不应该言父过。

    父皇的心结,儿臣心知肚明。

    可父皇可以杀天下人,唯独不能杀张异!

    张家弟弟,他本可以不牵扯着朝堂中事,是父皇一步一步,将他拉到这场旋涡中。

    如今您若因为忌惮他,而准备对付他,儿臣坚决反对……

    此行,于公,非明君所为。

    于私,您也辜负了张家弟弟对您的信任,

    他给我大明带来多少改变,难道您没有看在眼里?

    难道,您只是因为心中小小的猜疑,就要抹杀这份延续了十几年的情分?

    父皇,您这样,良心不会痛吗?”

    “闭嘴!”

    朱元璋似乎被朱标说中痛处,直接拍案而起。

    君臣,父子。

    他和朱标怒目对视。

    朱标在这个问题上,一点都不曾退让。

    老朱深吸一口气,指着御书房外边。

    “给朕滚出去!

    你还不是皇帝,也轮不到你教朕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老朱很少对朱标发这种火,尤其是在朱标长大之后,他处事进退有度,朱元璋对他满意多过于不满。

    父子二人这才惊觉,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大吵过了。

    朱标深吸一口气,转身就走。

    留下朱元璋站在那里,怅然若失。

    “当皇帝,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有些东西,必然需要取舍!”

    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的眼神也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朱标和皇帝这一闹,闹得那些伺候皇帝的太监,跑得更远,压根不敢靠近。

    “让离青陌进来……”

    朱元璋给探头进来的周通说了一句,此时还敢站在外边的,也就是身为锦衣卫的他了。

    周通无声点头,不多时,老陌一路小跑,进入御书房。

    “关于常茂一案的事……”

    ……

    “国师大人,太子殿下来了……”

    朱标从御书房出来,就径自出宫。

    他想都不想,直接让人带他前往国师府。

    府中的人本想通报,被他制止。

    他让下人领着他去找张异,此时的张异,正在奋笔疾书。

    下人通报之后,张异抬起头,却发现朱标身穿俗服的身影。

    二人目光对视,张异心中涌过一道暖流。

    在如今众叛亲离的京城,人人对他避之而不及,

    朱标身为太子,他来到这里,本身就代表一种态度。

    而且这个态度,直接就是和皇帝站在对立面。

    “黄家哥哥!”

    张异鬼使神差,没有喊他太子殿下,而是说出了一个许久不曾用的称呼。

    朱标一愣,旋即变得非常开心。

    “张家弟弟,你在写什么?”

    “左右闲着无聊,随便写写东西……”

    张异将朱标请到一遍,让人看茶。

    仆人离开之后,朱标也遣散了他身边的护卫。

    “你还在写关于未来的产业规划?”

    朱标随手拿起一份资料,阅读之后,便是感慨。

    张异呵呵笑:

    “倒不是什么产业计划,姚广孝在这件事上,做得比我好!

    贫道写下来的内容,是关于科技树的……

    目前大明的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贫道虽然不一定每条路都熟悉,但至少可以指个路……”

    张异的语气平静,自从他绝对归隐之后,这件事其实是他一直想要做的。

    他影响皇帝,去发展科技。

    可是受限于人才,产业工人,基础理论……

    张异心中就算有后续的科技,也是无法实现的。

    尤其是基础学科的普及,物化生这些人才的培养。

    张异用了十六年时间,却依然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

    尤其是老朱大量使用春秋派的人才,其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长期来看肯定是好事。

    但从短期看,也是拖慢了科研型人才投入社会的过程。

    所以至少从科技发展来看,张异不觉得未来十年,科技会有质的飞跃。

    朱标闻言点头,翻阅这本名曰科技树的书。

    他感觉到了张异的用心。

    比如关于蒸汽机,大明如今已经研究出张异所言的二代蒸汽机。

    蒸汽机的应用,不再只是简单的抽水。

    以蒸汽为动力,冶炼,采矿,还有各种标准件的制造,逐渐形成了规模。

    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生产,自行车的出现,就是一个证明。

    可是张异却提醒后来人,蒸汽机这条技术路线的具现,人类的科技树应该往内燃机的方向去努力。

    内燃机的制作方法,张异也说了个大概。

    朱标默然,张异写下来的这份东西,可给未来的大名指指明方向。

    不过,朱标并不开心。

    因为张异这么做,似乎已经预料到什么?

    他更像是在给自己交代后事。

    张异一直在观察朱标,当他见到朱标露出难过的笑容的时候,自己却笑了。

    自己手里的这份东西,对于华夏而言,非常重要。

    这同样也是,独属于他的《推背图》。

    民间传说中,刘基留下了一份能预言后世的推背图,而预言后世对于张异而言,并非难事。

    可能够左右未来数百年的发展,也不算事白来世间一趟。

    “其实,你不用这么急……”

    朱标放下手中的书卷,也不知道如何开启话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