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没忽悠就瘸了(求订阅)-《宋胆》
            
            
            
                
    第(3/3)页
    赵维一看,“江帅还有别的事?”
    “确有一事。”
    “哦??”
    “钲有一请,还望殿下帮忙!”
    “请讲!”
    “殿下可否与官家说一说,调我回宋,钲想回去抗元!”
    “哦!!!”赵维长哦一声,意味深长啊!
    一旁的赵与珞痛苦地捂住了老脸,没脸见人了!
    这又来了个二傻子,没等人家下套,他自己就钻进来了。
    结果,江钲还没走,前排的陆秀夫听见了。
    陆相低头一怔,略有沉吟,骤然转身,“君实也想......”
    “你想个屁!”赵与珞实在没绷住,恶恨恨地剜的陆秀夫一眼,没救了!!
    都没救了!
    就这水平?怎么和人家斗?
    “圣人驾到!”
    陆秀夫身子还没拧回去,传旨大官一声高喝,昭示赵昺上朝。
    众人急忙各自归位,恭迎官家。
    回身之前,陆相公还不忘对赵维重重地来了一句,“拜托了!”
    赵与珞:“......”
    ......
    ——————————
    不得不说,陆秀夫和江钲选择在这个时候请缨归宋,完全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与忠诚。
    他们想奔赴前线,想为这个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但是,你们太天真了啊!
    那混蛋小子是不会让你们回去的啊!他只想让你们交出扶桑的权力。
    赵与珞都替二人觉得不值,一片赤城,却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
    其实,赵维也有点于心不忍,但他没办法。
    正如他之前对亲爹说的,他没时间和这些人讲道理,也没时间哄着来。
    因为观念这个东西,道理一时半会儿是讲不通的。
    赵维想把他的思维方式灌输给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至于文天祥、谢叠山等人为什么能懂得赵维的思维,甚至和他一起站到了儒家理学的对立面?
    原因很简单。
    他们是先了解了赵维这个人,从而接近他的思想,最后再到认同。
    而且,这些人是和赵维一起出生入死,一起经历过风雨的。
    况且,四川那个情况,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特事特办。把儒学放到一边,先生存再说。
    最后活下来了,活的还挺好。
    大伙儿才发现,像宁王那样思考问题好像没错,而且更有效。
    文天祥等人是先实践,看到结果之后再讲道理。
    而在扶桑不同,不夺权就没法实践。而没有实践的道理,说服不了陆秀夫,甚至连亲爹都说服不了。
    怎么办?只能耍手段,先把权拿在手里再说。
    等有了权,可以实践了,最好在做出成果后,再去和陆、江等人讲道理,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而更重要的是,赵维可以从先实践,再讲道理的这套反流程之中,节省大量的时间。
    此时,赵昺郑重上朝,杨太后落坐垂帘之后。
    君臣见礼,赵昺也念完了台词,俯视下首,询问中原实情。
    本来,这事应该文天祥或者谢叠山出班回禀。
    但是,两人都没动,赵与芮也没动,唯独赵维清了清嗓子,出班上奏。
    “启奏陛下,四川之务,需从头说起,且听我细细道来。”
    至此,文天祥等人把手一抄,老神哉哉的一闭眼,只看宁王开始他的表演。
    呵呵,他们不上前奏禀,自然有不上前的道理。
    你要说奏报,这老三位谁出来都比赵维字正腔圆。
    可是,你要论说书讲话本儿,那十个文天祥也比不上一个赵维啊!
    赵维上去就是去说书的,把这几年在大宋的经历说的越精彩越好,把四川说的越昌盛越妙。
    不这样,或许陆秀夫和江钲愿意回来。可是,不这样儿,怎么能让陈跑跑,陈与权上钩,甘心情愿的回大宋呢?
    ......
    大殿之内,赵维从入大都开始,讲到见文天祥。
    “陛下是不知道啊,当时北兵司几十个暗哨,还有大内太监阿丹在场,我一见,文公那副凄惨模样,眼泪就下来了,元人怎可欺我国相至此?
    可是文公厉害啊,一搭眼就知有内情。立时就一声喝骂,把我给骂醒了。然后,这么这么这么,那么那么那么....”
    从见文天祥,讲到洗劫保定府。
    从洗劫保定,讲到剑阁入蜀。
    “当元卒卖给我们兵器时,我都傻了,这么生猛的吗?”
    “可是,一进四川才知道,手里没家伙,你敢进四川?早就喂老虎了!整个四川,十户九空,虎狼啸于市,那等惨状...就别提了!”
    “当时,我这心就凉了半截。此等荒凉之地,哪是栖身之所啊?”
    “可是,张帅却告诉我把心放肚子里,走你的便是!”
    “你们猜怎着?”
    赵维这不当王爷,也能当个说书匠糊口,把满朝文武的胃口都给吊了起来。
    赵昺都快把脖子伸到赵维怀里了,赊着半个身子,“怎么着?皇叔快说!!”
    赵维环视全场,“张君玉说完此言,本王尚且不信。可是没多久,便到了......”
    “到了哪!?”
    赵维用上了单田芳老爷子独有的粗缓语调:
    “到了巴州...恩、阳、县!”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