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信-《我和雍正在隋唐》


    第(2/3)页

    又去装了些纸笔和墨,拿起她准备好的包袱,魏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房间。

    魏母已经在堂屋等候多时了,她和崔氏早早的起来蒸了一笼馒头,还准备了些其它的干粮。

    此番魏徴要带着咬金一起走,所以咬金也准备了个小包袱,装了他的衣裳和鞋袜。

    魏徴二人在院中道别,崔氏也在咬金房间细细的叮嘱儿子,两位母亲在天亮之际含泪不舍的送儿子出了大门。

    与魏徴和咬金一起走的还有高齐,三人先去村长家里与众人集合,之后一行人才扛着锄头之类的工具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村子。

    元暇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她知道此时魏徴已经出发了,呆呆的看着门口的方向泪流满面。

    她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天,三天后,她收到了魏徴让人送回来的信。

    只有短短的几个字;见字如见人,一切安好,勿念!

    这些字仿佛有一种魔力,元暇来来回回的看了几遍,终于恢复了以往正常的神态。

    到了下晌时郑海華又来了,见了她这模样后松了一口气,面上却是一番冷嘲。

    元暇心情好,没有理她,反而操心了一会儿她的终身大事。她可已经十七了,是个老姑娘了。

    天气渐热,到了六月时已经有几条路理通了,几个村子都又恢复了来往。

    魏徴一行人也越走越远,他们分成了三路走,两路人继续修路,他带着咬金和高齐随着郑成鋒先回了县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暴晒,那些泥水已经凝固,徒步还是过得去的。

    元暇不知道他们的行程,到了六月底,又收到了魏徴着人送回来的信。

    这是第三封信,这回信中不再是报平安,而是说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他已经到了县里,也到处去看过了,除了城西的一块儿小地方地势较高没有被毁,其它的地方都被淹没了。

    县里的情况此时很不好,到处都是死尸,如今又是暑气最重的时候,若是不及时处理,极容易引发大疾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