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孚敬自己也很高兴能认识王阳明这么一位同乡。 尽管他对王阳明是早有耳闻,但如今亲自接触后,他不得不承认,王阳明有着他也不得不敬服的地方。 两人在见礼后,就都为京师郊外的大量窝棚所吸引住。 因为。 他们发现,这些窝棚,比他们出京时增加了许多。 但依旧非常整洁有序。 而且,许多窝棚外,都生着火红的炭火,在遍地碎琼乱玉的映衬下,煞是夺目,也让简易的窝棚,增添了一丝生气。 更让两人为此忍俊不禁的是,这些窝棚里的小孩皆在窝棚附近愉快的玩耍着。 没有饥饿,也没有衣不蔽体。 新棉衣裹着的小手倒是冻得乌黑,但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在窝棚附近的大人也都带着笑容,哪怕责备淘气的自家孩子时,也会在皱眉责备后,很快就展颜对邻居笑了起来。 张孚敬还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看了一眼他这次带进京的两淮灾民百姓们。 这些百姓们是来自两淮的灾民。 他现在赈灾结束后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官船,把无家可归无地可耕的两淮灾民,批量运到京师来,作为接下来建造外城的劳动力。 而这些灾民,尽管已经在两淮受赈济已有两月,但明显是没有已经到京师的百姓们有生气的。 这些百姓都卷缩在枯草堆里,因为没有棉衣,小孩也都老老实实地躲在大人背后,乖顺的很。 “陛下有德啊!” 王阳明知道,这肯定是与近来天子下旨让御史桂萼利用这些进京灾民洒扫京师,还给他们钱粮补助有关。 所以,王阳明就这么感叹了一句。 张孚敬跟着道:“公说的没错!不过,这位桂御史明显也没有辜负圣意,在真的把皇恩普照到这些灾民身上,我倒是想认识认识他。” “那不妨一起进城,或许真能遇见此人。” 王阳明笑着提议道。 “正有此意!” 张孚敬也笑着回了一句。 两人便一起进了城。 王阳明还抖了一下披风,瞅了紫禁城的方向一下。 而两人一进城,就因为看见满城街道皆无积雪壅滞,通畅干净,而喜笑颜开起来,更因看见满城红灯笼,照亮的不再是黑黢黢的臭水沟,而是洒了白石灰的青砖墙和鳞次栉比的商铺,不由得驻足仰望起来。 但没多久。 两人就看见,这些商铺突然手忙脚乱地开始把超出门店外的货架往屋内搬。 小贩也立即挑起货担,往规定的地方跑。 使得安静的街道顿时嘈杂起来。 “快!监城司的人来了!” 有人好心地大声提醒到。 咚! 甚至还有和尚衣服都来不及穿好,就从一暗娼的屋内出来,甩着鸟蛋,在雪地里咬牙狂奔。 来来往往的人群,因而哈哈大笑,连一些商铺老板也没再那么紧张,跟着笑了起来。 王阳明和张孚敬也再次忍俊不禁。 直到一队打着“监城司”旗号的民壮出现后,街道才重新安静下来。 而王阳明和张孚敬还看见在这队民壮中间,还有一骑着马的御史文官。 于是。 张孚敬先走了来,拱手问道:“阁下可是桂御史?” 桂萼立即下了马,回了一礼:“不知二公是?” “鄙人张孚敬。” “此公乃是阳明先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