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且说。 在毛纪和杨一清离开乾清宫后,也依旧为这事拧眉不已。 毛纪忍不住先开口问道:“公刚才怎么不继续劝,而是为陛下出应对之策了? “因为陛下其实也没说错,规矩是不能坏的。” “这也是陛下要重振军户地位的原因,本朝眼下坏就坏在没有真正愿意维护君主之权于地方的一类与国同休者。” “借此革除一些缙绅功名也好,这样还能培养更多军籍之人做官,乃至借新政立功授世职,使之能够与天下豪右缙绅抗衡,而能立起朝纲来!” 杨一清说道。 毛纪听后不由得苦笑道:“可这哪里会这么容易实现!” “对于天下缙绅而言,自其以下,贵贱有别可以,但要在其之上,还要有能替君父压制他们的贵族,那他们万难接受!” “再则,公也应该明白,国朝之所以走到现在军户十不存一的地步,还不是因为天下财力有限,养不了那么多权贵!毕竟如今连宗室都不能保证足俸足禄,何况军户!” “元辅没说错,所以,也不知陛下这样做的信心来自何处。” “天下之利,确如司马光所言,有限且不多,除非是让百姓过的更苦,或者是外来盘踞中华者为主族,能以整族之前途逼着同族之人防范汉人缙绅!” “可陛下是汉人,他要培植亲党,那就得给足好处!” 杨一清说到这里就也苦笑道:“这么说来,若这汉家天下是异族为主子,反而更易使天下缙绅势豪为臂指!” 毛纪突然严肃起来,道:“公别再说了!再这么说下去,好像将来能代国朝者又是异族似的!” “那就让陛下试一试!” 杨一清也突然严肃地说了一句,看向毛纪。 毛纪沉思起来。 “陛下何等圣明天子,自然也能看到这一点!” “而陛下也应该是因为此,才要看看能不能从海外增加天下之利,来维系国运。” “确切地说,陛下已不是为维系国运而励精图治,而是为维系整个汉家之运而励精图治!” “天下人都小瞧了陛下!都以为陛下在乎的只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但其实陛下在乎的是整个汉家的将来!” “如果只以一家一姓之衰亡来看陛下,是不会理解陛下为何如此勤政图变的,但要是以汉家之衰亡来看,就能够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了!” 杨一清这时,倒是已经自言自语地半感叹半解释地对毛纪说起,自己为何说要让陛下试一试的原因来。 毛纪这时也明白了过来,便笑道:“这么看来,陛下是谋在国家之上的雄主!那我等也就只能听其命而行,若能成,自是让大明远迈汉唐之千古帝王;若不能成,陛下应该也会安心做守成之君。” “或许会彻底绝望!干脆连守成之君也不做,跟天下许多心灰意冷之人一样,只图自己快乐。” 杨一清回道。 “不会吧!” “但愿不会!” 两人说着就回到了内阁,然后就照朱厚熜的口谕拟了天下缙绅今年夏税征收结束之前不缴齐欠税就革除功名的谕旨。 一时,朝野哗然! 许多朝中敢谏之臣因而上疏言这样做对缙绅太苛刻,请改以不足税者予以宽免。 内阁对此票拟的圣旨自然是不允。 而湖广这边,邓墨和黄文升等乡宦在知道此旨后非常惊愕。 且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