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日月-《英鸾》
            
            
            
                
    第(1/3)页
    看着白老太君严峻的神情,朱戎抿了抿唇,眼中神色更加不安。
    “太奶奶,孙儿知道您是为了孙儿好,”他说道。
    “但爵位一事也不急在这一时,就像九妹妹所说,您就等到会试结束后再去不也刚好?”
    “那样孙儿还有时间陪您在神都逛逛……”
    然而朱戎还未说完,就被白老太君抬手打断。
    “此时是最好的时机。”白老太君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
    朱戎睁大眼睛疑惑不解。
    因为这种事拖的越长显得英国公府越心虚。朱鸾心道。
    在去年的动乱结束后,白老太君没有立刻带朱戎去神都就已经违背了常理。
    再加上英国公府当时还拿出了丹书铁券和虎符,哪一样都是会震动朝野的大事。
    朱鸾本以为会闹大,但之后居然没什么动静,也无人到英国公府来找麻烦。
    那个时候她就感觉到了这件事的不自然。
    不带朱戎立即上京朱鸾大概能猜出缘由。
    这世上能证明朱戎血脉的人太少,哪怕白老太君开祠堂召集族老认证朱戎和朱玥的身份,恐怕在世人看来也没多少说服力。
    正常的世家大族是绝不容许自家血脉有任何作假成分。
    但英国公府不一样。
    因为英国公府的人丁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是过继收养,爵位都不可能让远亲来继承。
    所以是真正的山穷水尽。
    这样的情况下,孤家寡人的老婆子为了保住爵位,哪怕混淆血脉都会在所不惜的吧。
    大部分人都会这样猜想。
    所以朱戎的身份看似稳固,其实不然。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袭爵,那么朱戎就不能像其他****一样享受祖荫,还要有自己的本事。
    只有他有利用价值,愿意为他说话的人才会多一些,白老太君可以许诺交换的筹码才会多一些。
    当然陛下眼里到底会不会喜闻乐见就难说了。朱鸾心道。
    但比起帝王难以揣测的心思,是否能找到互相利用的盟友显然更为现实。
    所以白老太君一直在等,等朱戎容貌完全恢复,进入书院,通过县试,一步步在乡里获得声望,成为举人。
    条件逐步成熟。
    至于丹书铁券,虽然恐怕会引起帝王的不快,但事涉太祖恩裳,也说不了什么。
    而虎符一事,朱鸾至今没有理清楚。
    毕竟不光是英国公府,还涉及到那个……人。
    那天的一切还历历在目。
    是段浩初拿着虎符调来了黄山大营的黑甲骑兵。
    这一整件事都太魔幻了,朱鸾事后很是对白老太君询问了一番。
    但不论她是单刀直入还是旁敲侧击甚至威逼利诱老人就是不松口。
    人总是会有些秘密,像是她这样背负着整个家族的老人,秘密就更多。
    有些秘密对于她们而言比生命还要重要。
    朱鸾可以理解。
    因为她也是如此。
    这次上京……恐怕就是历史遗留问题。
    白老太君估计是去年上表朝廷说明了上次动乱的情况,借口朱戎身体不适和要参加国试,才拖延了带朱戎上京说明袭爵问题的时间。
    而为了有说服力,自然是要附上之后具体的上京时间。
    最合适最顺便最理想最能让人信服的,自然就是嫡曾孙上京参加会试的时候了。
    “太奶奶早就上书向陛下禀告过,如果你能进入会试,就带你入神都拜访陛下。”白老太君沉沉说道。
    朱戎倒抽一口凉气。
    朱鸾苦笑。
    她的预料再次应验,但这样的应验让她不怎么能笑出来。
    看来她这次上京是真的要拖家带口了。
    “好了,这件事我意已决,不要再说了”,白老太君站起身,龙头拐杖在地上咚的一顿,老人脸上的神情有着多年来没有改变的悍勇。
    “还像是之前说好的那样,做准备吧。”老人说道。
    朱戎和朱鸾默默地点头,准备检查行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