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传说中的王霸之气-《驸马爷的文艺时代》
第(3/3)页
“太后,腕儿愚钝,张毅这手行草相较其前两幅楷书作品差距颇大,不知太后为何对此格外看重?”
“草书讲究的是落笔云烟,飞流直下,一气呵成,于通篇显气象,又于细处见风致,与之相比,张毅这次虽有通篇布局的意,但却缺少了一以贯之的力,始终有着意之嫌,故而你会觉得这幅字不如他的前作,但是这幅字真正可贵之处不在于书法上,而是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王霸之气!”
见上官婉儿依旧不解,武后进一步解释说:“若我所料不差,张毅这手行草应该是临摹得古代某位帝王或是诸侯,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写出如此气势的字。”
这么一说,上官婉儿倒是有点明白了。
历朝历代帝王,除了北宋那位发明瘦金体的书画皇帝赵佶外,其他皇帝的字都只能说是一般,因为皇帝每天忙于政事,也没多少时间练字,所以古代皇帝的字可以欣赏势,但是细看形的话都会暴露出功底不足的问题。
而张毅这幅字就是这样的问题,虽然气势是有了,但字形结体的功夫就差了一些。
当然了,这字配这首词确实是绝配,这一点无论是武后还是上官婉儿都没有异议。
武后一开始还挺奇怪,张毅怎么会突然做出这样一首词来,从上官婉儿口中得知这是一部演义小说的题记,顿时来了兴趣。
正好上官婉儿把《三国演义》前两回的电子稿都存在了手机里,武后不喜欢看手机,于是就命一个宫人把小说内容念给她听。
只念了不到三分之一,武后就说可以了。
虽然不像一般女性只喜欢那种儿女情长的故事,但《三国演义》这开篇对武后而言确实没有多大吸引力,不等听完全文,她心中就已经认定这是张毅闲暇打发时间的游戏之作,然后当场告诉上官婉儿,以后张毅再有这样的作品就不用往她面前送了,她对这些演义故事不感兴趣。
上官婉儿领命,但是回去之后并没有立刻通知菲儿和小骨不用再缠着张毅口述《三国演义》的故事,她的想法是这故事张毅既然已经构思好了,不妨等全文出来再看看,兴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