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谁是骗子-《驸马爷的文艺时代》
            
            
            
                
    第(3/3)页
    张毅见唐胖子的样子不像是在说谎,于是就冲小骨招招手,把她交到自己跟前,压低声音轻声问说:“这胖子说的都是真的?以往太白先生拍电影也是这情况?”
    这种拍摄内幕小骨哪儿知道,不过她倒是告诉张毅,李白的电影确实不高产,正常导演一年拍一部电影,产量高的一年三四部都有,但是李白的电影,三四年才一部,而且上映日期经常跳票,导致现在大家都有经验了,一般李白的电影如果说对外宣布今年上映的话那就不用等了,因为真正上映那至少都是明年的事情。
    当然李白一开始不是这样的,当年他最牛逼的时刻,一年有三部电影上映,而且部部质量上乘,票房大爆,拿奖拿到手软,数钱数到抽筋。
    可惜这种状态只维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在这之后李白的电影制作周期就开始越来越长,后面只要有李白的新片消息出来,大家都会开完笑着这又是一部“有生之年系列”。
    李白这状态张毅倒是挺理解的,因为创作的巅峰期过了,整个状态难免走下坡路,而像李白这样的大导演对自己的要求又很高,电影水平不能下降,所以制作周期当然就越拉越长。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对李白来说是件好事,这比那些晚节不保还死鸭子嘴硬骂观众不懂欣赏的垃圾导演好太多了,但是这却苦了给李白投资的那些电影商么,因为电影制作周期拉得越长,成本就越高,而且像李白这样追求完美的人,动不动就把之前的想法推翻重拍,预算3亿能拍完的电影,最终拍下来至少超支1、2亿。
    当然了,李白的电影每次上映,票房基本都是以10亿做单位,所以投资人倒是也能从中把损失都赚回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明知道李白拍电影越来越拖拉,然后还一堆人抢着给他电影投资的原因。
    唐胖子就属于这样的人,不过他运气比较倒霉,投资李白电影同时还投资了另外一部电影,谁想那部电影扑街了,6000多万投资打了水漂不说,为影片发行的事情唐胖子自己还欠了一屁股债,李白这边就成了救命稻草。
    但这救命稻草压根不靠谱,电影迟迟不见开拍,催债的债主电话却一天比一天逼得急,最后唐胖子电话联系不上李白,只能铤而走险直接到镜湖山庄来堵人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