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野看了一眼夏侯惇,只是摇了摇头,却并未细说。 陈珪并非是一个榆木脑袋,相反他也是一名善攻谋略的名士。 一看赵野与夏侯惇之间的眼神交流,他就意识到,可能有一路朝廷兵马已经入境沛国了。夏侯惇刚刚的那句话很明显,他也是准备走沛国,突袭东阳城。 但赵野和夏侯惇捂着没有再说,陈珪也就装了个不知道,没有不识趣的故意提及。 待宴席散去,陈珪将赵野与夏侯惇等人安置下来之后,立马急匆匆的回了后宅。 他派人喊来了长子陈登,面色凝重的吩咐道:“沛国已不是久居之地,你我父子不能尽皆在此,为了家族香火,你必须尽快离开沛国,另谋前程。” “大人为何忽然间这么说?”陈登被老父亲这严肃的态度给吓到了,急忙追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 陈珪语气沉郁,沉声说道:“东阳城之变,已令沛国无法置身事外了。不管是襄助何人,我现在必须做出选择,方才我虽然并未让你露面,但你应该看到了。” “是。”陈登自然早就注意到了府上发生的事情,“那些甲士皆是百战的精兵悍卒,甲胄齐备,武器精良,一看就是朝廷禁卫。” 陈珪颔首,“是,来人乃黄门令以及一位名唤夏侯惇的将军。” “谯县夏侯家,此人我知道,他还有一位名唤夏侯渊的族兄,少时便以勇武出名。不曾想他竟然成为了朝中将领。”陈登一听,便道出了夏侯惇的出身。 “原来竟是沛国人,难怪皇帝会以此人为将。”陈珪顿时心中了然。 “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若不愿出仕,就暂寻一安生之地落脚,待他日时局明朗,再做打算。” 陈登面带纠结之色,在想了片刻之后,对陈珪说道:“大人,我想立一功劳,借机辅佐皇帝。” 陈珪并未阻拦,只是说道:“你为何会有此选择?” 陈登说道:“大人,朝廷夏至大考的具体情况,我已通过友人知晓清楚了。共有十科,六艺全考,此外还有民事、为政、律令以及兵法,据我数位友人所讲,皆是非常实际的东西。” 陈珪的面色有些复杂,“你是想说当今皇帝想励精图治?” 陈登点了点头,“大人,难道不是如此吗?而且朝廷厉兵秣马,正在逐一平定叛乱之臣,这也是励精图治的征兆。儿子始终不认为,当今陛下会是一个残暴不仁的帝王,他做的这些事情,和他的名声出入太大了。” “那你觉得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出入?”陈珪问道。 陈登深思了片刻后说道:“哪怕是古道热肠,喜欢修桥补路,帮助乡邻的乡绅,也很少有好的名声。因为哪怕他们是通过合情合理的手段,可在百姓看来,他们之所以变得贫穷,完全是因为乡绅的压榨。” 陈珪轻轻叹了一声,“看的出来你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但你真的要考虑清楚。” “我也不认为当今陛下是一个残暴不仁的帝王,他有仁政,也有强军,这其实已经是一个贤明的帝王了。可他对世族,和那些绵延上百,乃至于数百年的家族下手太狠了。” “你应该清楚,也必须清楚,这个天下是皇帝的,但也是这些人的。” 陈登长身玉立,傲然说道:“儿子觉得孙坚那番话说的无错,他们都是孽畜!” 陈珪气的眼睛瞬间立了起来,“你这个数典忘祖的混账,你说这话的时候,知不知道你也是孽畜,你爹我更是大孽畜!” 眼瞅着陈珪就要找东西揍他,陈登连忙劝道,“大人息怒,息怒,我们陈家不算。” “孽畜是那些无视家国,心中没有帝王的人,哪能包括你我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