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凉州若稳定下来,朝廷在以后将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不管是对益州,还是向东用兵,都会轻易许多,能进能退。 可惜现在的局势,是一点也不允许他这么干。 多线开战,那就是泥潭。 圣旨拟好了,刘辩冲崔烈问道:“三辅今岁的田赋如何?” “陛下,势头良好,比之去年增益高达四倍。这还是大部分地方朝廷让利于百姓,减赋,甚至于免赋的情况下。”崔烈说道。 刘辩颔首。 比去年好,那是应该的。 要不然他这两年忙忙碌碌的折腾了些什么? 去年整个关中都在大面积的垦荒屯田,若不给出一点结果,能说得过去?! “今年虽然天下动荡依旧,但好在关中稳了下来,屯田也有了起色。这个结果,虽在情理之中,但也算是苍天垂佑了。”这话,刘辩是说给自己听的。 皇帝,本该是天下权利的执掌者。 可他倒好,短命君王! 刚刚穿越就面临着再死一次这个结果,是很吓人的。 为了不被弄死,刘辩在去年几乎是发了疯一般的囤积力量。 为了克制董卓,他搬出了对朝廷保持着相对忠义的汉末三将。 把宫里多养的那四千张嘴拉出来组建了刑徒军。 抄掠十常侍的家资花钱征募将士,在西园偷偷养兵。 但好在,这大动干戈的一系列事情做下来,他活下来了,十常侍死了,董卓也死了。 活下去,是刘辩去年唯一奋斗的目标。 到了今年,他才好像有了那么一些皇帝的感觉。 才有闲暇的时间,把目光放在整个天下。 崔烈俯身喊道:“此皆赖陛下圣明!” 刘辩欣然接受。 但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圣明多少。 皇帝不过是在利益中选择割舍多少,又倾向于哪一方的力量,而实现权利的集合。 刘辩选择的,是和黄巾军一样的百姓。 站庶民,而扶持少部分的世族。 倒是崔烈…… 刘辩看向了跪在地上的这位老臣。 这人有时候就真挺有意思的。 崔烈虽然被皇甫嵩等人求情留了下来,暂时位列三公九卿之一。 可他是刘辩打心眼里想让回家颐养天年去的一个人。 可没想到,他竟然两度给朝廷送来了非常关键的情报。 一个大司农,现在整日东奔西跑的都快把自己晒成煤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