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晓华指着前头路边有个小摊,旁边有个牌子说用木头架子支棱起来的。 赵鸣认字,那三个字叫百草堂。 “你瞅那牌子写着高价收药材,童叟无欺,熊胆不正好是药材?咱们去瞅瞅呗!” 那小摊上摆着张长条桌,后头坐着个留八字胡的老头,戴着副老花镜,正慢悠悠拨着算盘。 桌子上的确还放着不少的药材,看起来说像那么一回事。 三人走到摊子前面,老头抬眼瞥了瞥,那绿豆眼中闪过二两精光色,视线在刘晓华身上打了个转,又落回算盘上。 “老人家,您这儿收熊胆不?” 刘晓华往前凑了凑,把背篓往桌上一放,然后露出里头用油纸包着的熊胆。 这玩意他一路可都是小心谨慎的很。 老头放下算盘,慢悠悠戴上老花镜,捏着熊胆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用指甲刮了点粉末放鼻尖闻了闻,微微夹杂着尖细的声音才响起。 “这熊胆看着倒是新鲜,就是成色差了点。但是我这人收货实在,你看这纹路杂了点,我就给你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头,“二十块,然后我再给你添两尺布票。” 说话的时候,老头的眼神从刘晓华身上打着补丁的衣服上滑过。 乡巴佬。 这话说的跟施舍似的,刘晓华心里有点窝火:“老爷子,您这是拿俺当傻子糊弄呢?俺们屯子去年有人卖过,像俺这么大的熊胆,怎么少说也得五十块,布票还得给五尺!” 他虽没亲自卖过,可听老人们念叨过行情,哪能看不出这老头想压价。 这是当他傻呢? 老头眉毛一挑,八字胡抖了抖:“后生仔,话可不能乱说。这年头药材金贵,但也得看品质。你这熊胆看着干,里头怕是走了不少油,我能给二十就不错了。” 这模样一本正经,好像就是在告诉刘晓华他说的就是实话。 这真不知道行情的人,还巴巴的觉得老头是个好人。 我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