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萌芽使命,十年磨一剑!(求月票)-《天天撒币》


    第(3/3)页

    从原材料提炼,到芯片设计,再到光刻机等关键生产设备,再到芯片设计软件,最后再到生产、封装与测试,国内都不占优。

    这不是说张硕独断专横,身为一家初创企业,创始人就是企业唯一的灵魂人物,任何决策都必须要体现他的意志。

    这也是为什么。

    很多时候。

    那张硕重生的价值,就将大打折扣。

    “可这不就是萌芽存在的意义吗?”

    反倒是做大做强之后,创始人的很多决策未必就很高明,因为过度的成功会让人形成路径依赖。

    张硕甚至就连进入考场,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最终他还是决定,先将音乐版权放在青鸟互娱的框架下。

    那有什么意义?

    可要在手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属实是有点困难,别的不说,光芯片一块,就能被卡得死死的。

    可就这么一点肉沫星子,都还要被众多国产手机厂商互相争夺,利润空间几乎就被压缩到了极致。

    萌芽真要进军手机产业,张硕肯定是不甘心成为第二个小咪的。

    但权力跟责任是互相匹配的,张硕作为萌芽控股ceo,在享受众星捧月的荣耀的同时,肩上也抗下了萌芽最大的责任。

    无论是阿狸,还是腾达,起初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

    属于表面风光,背地里忧伤的行业。

    “明白!”

    第一步还是要做手机,先将触手伸进电子产业,在行业内闯出一点名堂之后,再慢慢地试图改变一点产业格局。

    而如果张硕又不想成为第二个华威,那唯一的突破口,就在于实现芯片国产化,只是也要介入到芯片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中去。

    还是萌芽现在的咖位不够。

    至于说涉足电动汽车整车设计与制造,最早也要等到下半年。

    再说回手机。

    不说要全部颠覆,哪怕只是拥有一点核心技术,就能掌握一些话语权。

    被动猎头卡指向的顾铭章,应该就是萌芽涉足手机制造的最后机会了,同样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原时空**的遭遇,可是历历在目。

    主要需要的是基础研究,是许许多多习惯做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科学家,包括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

    内卷的厉害!

    如果萌芽能够成功投资林德新能源,就算是拿到一张入场券了。

    这也是张硕提出“百人计划”的出发点之一。

    只能是默默忍受。

    不是说,春苗基金简单拿出十亿二十亿资金来,然后让大家排排队分蛋糕,你拿一点,我拿一点,这事就能办成的。

    很可能钱了,却连个浪都掀不起来。

    想要做成这事,既需要各大院校的通力配合,也需要有一到两位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大拿替萌芽穿针引线。

    得,又是一道究极难题!

    最后四天,还差不到100张月票了,咱不能功亏一篑,希望大家在帮帮忙,手里有月票的投一下,爱你们哟!!!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