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奎让率水师十万,与天赐府李隶一同起兵造反,目前大军离潼关已是不远,诸位虽是我山南道子弟,说到底,更是我大周儿郎,孰轻孰重,你们自己得拎得清楚。” 众人听闻“造反”二字,人人脸色大变,四周一片哗然,这两字之重,他们中又有谁能担当的起? 年轻小将骇然道: “姜阀主莫不是危言耸听,咱们水师北上不过万人,而且还是皇上他老人家下旨招水师入京演练,怎么就成造反了?” 姜沛宁冷冷的直视着这位年轻小将,冷笑道: “你信我?还是信王奎让?” 年轻小将一时无言以对。 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喊道: “我信姜阀主的,王总管半年前便封闭了我山南道各大官道出口,禁止士子入京赴考,我表哥苦读十年,到现在都无法离境赴考,此举真是误我山南读书人,” 另一道声音也同时喊道: “我也信姜阀主的,我们村子里熟悉水性的年轻人几乎全被招入水师,听他们说,咱们山南水师的艨艟战舰已达千余艘,半年中更是频频演练,我山南道地处大周腹地,哪用得着如此多的战舰水师?” “我也信姜阀主,” “我也信姜阀主,” “我信姜阀主,” 主将身死,军队闻“造反”之名哗变,谁也不愿意背负上这个罪名。 姜沛宁立于军帐之外,对着身前的一众仍由疑惑的将领说道: “事实究竟如何,王奎让究竟有没有造反,你们返回长沙府便知,我只说一条,你们都是吃皇粮的,又是我山南道的大好儿郎,凡事都要为山南道着想。” 一众将领互相对视一眼,同声说道: “自当如此。”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