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潼关-《教主请饶命》
第(3/3)页
潼关,帅府,
宁牧身着常服,正在大厅之中与诸将议事,在他身边的二十余位将领,品阶最低的也是从四品的虎威将军,虽说长安已有百年未经战乱,但这些将领们却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因为他们很多都曾在北疆秦广,西境陈亭麾下效力。
就连上将军宁牧本身,便是镇北公秦广最得意的门生。
风字营大统领熊彪,火字营大统领鹿恩淳,山字营大统领霍青,此刻也在厅中。
宁牧不过五十出头,面容清癯,双目如鹰,不怒自威,只听他语气平淡的说道:
“你们都说一说,潼关之战,应该怎么打。”
霍青低头看着面前的巨大沙盘,上面标注天赐府大军如今的驻扎位置,以及十二连堡的驻军布局,只听他皱眉道:
“上将军,以末将来看,敌我双方各有优劣,
我军的优势在于可据潼关天险固守,以逸待劳,而且大军数量并不在劣势,御林军之骁勇也不再天赐府黑甲精骑之下,但需要注意的是,李隶和王奎让在半年前便切断了江南道经洛阳驿路西进长安的这条粮线,导致长安这半年来一直处在缺粮状态,而我军这次十八万大军开拔,仅靠河套地区以及长安周边的存粮,只怕也只能维持两月,而新粮的产出还需十月秋收,更不能计算在内,
反观天赐府,李隶单是运粮军便多达三万,楚光南远在大同府清剿李阀,短时间内无法南下切断敌方粮路,而王奎让的山南水师又沿汉江一线布阵,大肆于周边地区购买粮草,只怕在军士口粮方面,他们比我们还要能耗,
所以末将认为,潼关战局,我军不能一意固守,可寻适当时机,主动出击,此战必是我大周百年来最险恶,也将是损失最大的一场大战,巨大的伤亡代价是在所难免的,而且据我方游骑兵回报,天赐府阵中,单是重型攻城火器便有百余台,寒鸦弩八百架,想靠十二堡来消耗敌方大军,只怕是难以办到。”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