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鹬蚌相争-《教主请饶命》


    第(2/3)页

    宁牧也是忍不出笑了笑,使得厅内的紧张气氛也缓和许多,只听他淡淡道:

    “那本溪对河间王引兵造反这件事又怎么看?”

    此话一出,就连霍青和熊彪也是侧耳静听,这位卢将军固然不通兵法,但若说对当今大周形势的洞若观火,他爹绝对算得上是看的最清楚的那拨人之一。

    卢本溪拱手答道:

    “站在河间王李隶角度看来,他选择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时机上自然是大大的不合理,却又是唯一合理的时机。”

    “噢?怎么说?”宁牧淡淡道。

    卢本溪道:

    “如今我大周各方势力,无论秦王李亨,楚王李洵还是河间王李隶,可与长安一战者,唯有天赐府的精锐大军,但也仅仅是可堪一战,若李隶敢说他有必胜把握,想必他自己都不愿意相信,可是他为什么却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末将看来,他此举是想将我大周这摊池水彻底搅混,

    皇上登基伊始,天玑阁叶充便第一个谋反,可我朝于半年之间,竟未拿出任何有效的应对策略,当然,这与李隶从中作梗,镇北公无法抽身脱不了干系,可是天玑阁大摇大摆的割据辽东,自号燕国,却也让其他几位心怀不轨的大人物动了心,皇上曾招秦王李亨入京述事,被其托病婉拒,曾让楚王李洵破山修路,重修长安与剑南道一线的官道,被其以‘府库无银’的理由就这么一直拖着,这两位可也不是简单的主,

    正常来看,李隶兵锋已至潼关,秦王、楚王皆是手握大军,他们这个时候不该出兵勤王救驾吗?可是他们非但没有,而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看我们和李隶打个你死我活,咱们皇上心里清楚的很,而李隶自然也心如明镜,既然明知渔翁在哪里,谁又会愿意做那鹬蚌呢?

    所以在末将看来,李隶眼下在等,等这二位表姿态,如果二人倾向于皇上,他李隶保准拍拍屁股扭头就走,如若倾向于他,我长安即使有西疆大军回援,只怕这潼关也是难以守住。”

    他此番话一出,厅中一时间噤若寒蝉,诸将人人色变,

    宁牧淡淡一笑,说道:

    “卢太傅曾向皇上多次举荐,让本溪出任兵部侍郎一职,都被本帅以经验不足为由给推掉了,此番他又举荐你来潼关,很多人反对,但我还是让你来了,你知为何?”

    卢本溪恭敬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