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果皇帝想要惩罚先生,或者不同意科举改革,他不会将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 你见过几个皇帝订科举规矩的时候,需要询问官员的意见, 所以呀,我有七成的把握,其实许先生提上去的东西陛下已经同意了,但那玩意毕竟叛经离道,皇帝也想看看天下人的意见!” “那陛下不会改主意吗?毕竟这么多人反对……?” “也许,陛下一想到这么多读书人反对,他就兴奋呢?” 张异和孔讷说着悄悄话,孔讷被张异的脑回路给惊到了。陛下没那么变态吧? 孔讷紧张地环顾四周,发现大家没有注意到自己和张异,继续问: “为什么?” “你看陛下像是能随便妥协的人吗,而且现在这点风雨,算个屁?” 张异虽然不认识朱元璋,但他了解历史上那位洪武皇帝呀。 拥有钢铁意志的一个人,他若想要推行什么政策,怎么可能去听群臣的意见。 而且如果百官反对的话,最容易让皇帝产生的反应不是恐惧,而是忌惮…… 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人。 可如今他这平头老百姓都能听到关于科举改革的事,深宫中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本身不正常! 二人的讨论不过是闲话家常, 张异见许存仁也不在,干脆逃学去也。 …… 而另一边,酝酿了好几天的皇帝,终于将科举这件事,当成一件事去讨论。 第二日,皇宫,奉天殿! 百官像前几天一样启奏,让皇帝惩治许存仁,朱元璋这次没有回避,而是直接问李善长: “李先生,你说这科举改革的事情,伱怎么看?” 大殿里群情激奋的声音,变得鸦雀无声。 皇帝已经被他们骚扰几天了,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这件事。 今天的做派,似乎是要给个结果。 李善长身为百官之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他想了一下,说: “许存仁提出的这个方案,与古法惯例不合,虽然算学也是君子六艺之一,但圣学有主次,吾等学子十年寒窗研究圣学,尚不能理解其中之万一,若是加了算学,势必会分了学子们的心! 臣也从史书上看过,唐朝旧制也有明算科,但后人经验验证,这些东西并不适合纳入科举! 然臣在家中思索,既然陛下将这件事提出来,又让百官讨论,陛下必有臣等不能理解的深意! 所以臣以为,如果陛下想要推广算学,可学宋时,以太学三舍法为参考,另立途径! 这样的话,既不会动科举之根本,越能兼顾陛下背后的想法!” 李善长这话说的滴水不漏,但本质上的意思还是反对将算学并入科举,而且是比重和经义相同! 只不过他了解朱元璋,知道老朱特意引导这场讨论,背后肯定是想要推动算学入科举。 他提出的方法,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的两全其美的方法。 如果百官坚决反对,皇帝很难下台。 只是他错估了朱元璋,老朱问完他,转身去问刘基: “那你说说……” 刘伯温出列,低下头道: “臣以为,李大人说得有道理!” 刘伯温和李善长之间的不合,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面对这个问题,二人还是选择站在同一个阵线上。 老朱不置可否,又问了杨宪、钱用、盛原辅等重臣,百官皆让皇帝三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