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异有点同情孔讷,汉奸这个词看来他是绕不过去了。 其实从后人的角度,用上帝视角看的话。 在朱元璋之前,华夏人关于华夷之分的概念,已经消失很久了。 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数百年分隔早就让自己彼此不认同。 这种不认同,不单是北人看不起南人,南人对北人的情感,何尝不带着怨愤? 在这种大时代的背景下,想要弥合南北。 就要有个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敌人。 蛇鼠两端的孔家,就是最好的打击对象。 孔家被打在耻辱柱上,是必然的事。 既然改变不了,他只能安慰孔讷。 “你以后成为衍圣公,再经历弥补就是……” 孔讷摇摇头,道: “来不及了,不管我做什么都没用,当我成为衍圣公之后,我可能连现在的自由都没有! 这件事后,陛下只希望我们安安稳稳地在孔庙待着,我的一生,早就可以看到尽头! 其实我不傻,我回去想过你跟我说的道理,你说过伱张家的民心,我也明白我孔家身上也背负着民心。 如果爷爷能真心归明,我们配合孔家民心,大概还能挽救一下我们在那位陛下眼中的形象…… 唉!” “那你,认同大明吗?” 张异突然问道,孔讷自己也迷茫了。 “我前几年,其实跟爷爷去过京城,不对,那是前朝的大都! 那些人对爷爷很好,对我也很尊重…… 可是,他们不守至圣先师留下来的道!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 其实我也说不出来……” 孔讷摇摇头,又道: “我来应天之前,父亲告诉我关于爷爷的真相,他说,爷爷是英雄,是守护我们孔家香火忍辱负重的英雄! 所以我来到这里之后,小心翼翼, 然后被孤立…… 其实我过得很不开心,却又很安心…… 因为我觉得,至圣先师留下来的传承,依然在影响这片土地。 哪怕宫里那位,我觉得他并不喜欢儒家的道理, 但他依然尊重先祖说的道理, 那种尊重,和蒙古人不同, 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但……我……” “文化认同!” 孔讷没法精准表达词语,张异脱口而出。 文化认同四个字,让孔讷豁然开朗,那种见过蒙古皇帝的别扭感,因为这四个字变得清晰起来。 华夷之分,分的不是血脉,而是文化的认同。 蒙古人对孔克坚很好,对孔家人也算是恩宠至极,但蒙古的皇帝眼中,没有圣人言, 从蒙古人的江山是从马上打下来的,他们统治天下的底层逻辑,也从未有儒家的立身之地。 诚然,为了天下长治久安,他们也会善待士大夫阶层。 如孔克坚等,成年人会因为利益迷失于统治者的好。 可作为一个孩子,他却能感受到这其中的疏离感和孤独。 “所以…… 虽然在应天过的很苦,我大概还是喜欢这里吧! 这里,认同我, 认同我祖宗留下来的道理……” 孔讷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留在房间里的孔克坚瞬间泪目。 他不想听了,他无声躺回去,继续去做他的梦…… 张异很难得没有去取笑孔讷。 这就是真正的文化认同,也是明朝的诞生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行了,有你这句话就行! 其实你也不用太在意,你看我,我祖上什么成分你也清楚,我家连天师位都被人剥夺了, 我不就活得很开心! 哥教你一个道理,既然你无法阻止别人如何定义你的家族,你就努力改变孔家在别人眼中的定义……” “滚,你又想占我便宜……” 孔讷跟这个小道士聊天,很难保证自己能心平气和。 张异灵活地躲开孔讷的夺命脚,干脆跑到炼丹房鼓捣他的丹药去了。 孔讷现在需要的是安静,他也不想凑热闹。 等张异离开,孔讷想起爷爷。 他走进房间里一看,爷爷依然在沉睡,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爷爷很伤悲。 …… 皇宫, 朱元璋依然会坚持看检校送来的密奏。 宋夫子昨天吃了几个菜, 礼部尚书昨晚跟那个姬妾过夜…… 皇帝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找到了一则关于孔府的消息。 有商人将孔讷变卖的玉件送回孔府,这件事引起皇帝的注意。 检校的人已经查过那个商人,大概没有什么问题。 新朝初立,商人们各自寻找攀附利用的对象,这种事也是常态,皇帝放在一边。 他真正在意的是,为什么孔府明明衣食不缺,却还要变卖家当? “莫不是跟张异那臭小子学坏了,钱如流水?” 皇帝给密奏上留了一个字:查! 就随手放在一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