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考试!” 过了些日子,在国子学课堂上。 张异本以为常茂会迫不及待报复他,但想象中的报复和找茬并没有来。 大家一如既往学习四书五经的同时,算学课程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得到教案之后,两位算学博士犹如打通任督二脉,对于如何教学这件事一下子就会了…… 对这种变化感受最深的,还是身为穿越者的张异。 他很是满意这种变化,从听课的过程中,他能感受到两位算学博士的水平是不错的。 古人中,但凡喜欢研究算学这种杂学的,都是出于兴趣爱好,水平肯定不差。 他的《算学十二册》,最高的水平的“大学”本质上也就是前世的“高中”水平,并不曾超出古人的认知。 两位博士觉得难,一来是难在他们不成体系的算学知识需要根据课本重新构建。 二来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教学! 距离上次有官学的算学教学,都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的宋了。 算学和四书五经的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两位博士才会被折磨得要请辞。 可是有了教案就不一样了。 后世那套教学方法,本来就是华夏千百年来应试教育的结晶,还是十几亿人卷了好几代给卷出来的方法。 虽然一本教案不能说其全貌,却也给两位博士一个思路。 应试教育嘛,谁不会呢? 当一两张卷子发下去之后,算学考试,一百份制、排行榜。 这些手段祭出,马上能让人直观看到教学成果。 国子学虽然是“大学”,算学教学也是从小学开始循序渐进。 将不同难度的试卷发放下去,第一次考试的结果只能用灾难来形容,除了少数自学过算学的学生,大部分人就考了十分,二十分,最高不超过五十分。 故意放水,本来想随大流的张异不小心考了国子学算学第一…… 也因为惨不忍睹的成绩和直观的排行榜。 国子学这批学生,羞耻心一下子上来了。 他们这些人除了功臣的子弟,要么就是文官大臣的后辈,要么就是各州府推举上来学子。 就算不是最优秀,大大概算得上是大明的人才选拔系统能找到的最好的那批人之一。 大家来这里,就是为了求功名的! 可成绩排行榜上赤裸裸的成绩和排名,实在是羞辱人。 哪怕是比张异考得低一点的第二名,也耻于见人,原本对算学不太上心的国子学学子,开始认真读书。 国子学的学习风气,倒是因为因为那张排行榜,而变得好了许多。 “老师,我交卷!” 考场中,张异提前举起手来。 那些正在答题的考生,绝望地看着张异。 张异:…… 前世算的上学渣的他,在这个时代倒是不小心成为老师心中的学霸。 “张异,不错!你出去吧……” 你们看看张异,再看看你们,人家不求功名,尚且有如此成绩。 伱们这些人,未来可是要为国分忧的,也不知道你们这成绩如何见人?” 张异离开教室的时候,耳中隐约听到老师们痛心疾首的声音。 他一时也恍惚,自己居然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孩子。 不过这种感觉不错,张异美滋滋的。 在那些天才们靠智商追上他的成绩之前,他还能当一阵子学霸。 学霸带来的好处是,以前因为他的身份对他有偏见的老师态度好了许多,哪怕他四书五经学得也就那个鸟样。 张异在国子学中逛荡的时候,发现院子中间最显眼之处,也就是算学分数排行榜处,许存仁正看着这些若有所思。 “先生!” 张异跑过去,给许存仁行礼。 “你来了!” “先生您这是在研究什么?” “你这种算学考试的改革很好,学舍里的气氛好了很多,这种百分制的卷子,也能让人直观的看见成绩…… 老夫在考虑,要不要将算学考试的样式,复制到四书五经上来!” “老师也许可以试试!” 张异指点两位算学博士,本意上就是为了自己未来的教辅事业铺路。 谁知道百分制的试卷一出,它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其他老师也蠢蠢欲动。 许存仁搞了一辈子教育,马上就看出这种模式的好处。 考试并不稀奇,百分制的卷子带来的好处就是,能把你的成绩给量化,且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另外一个就是,知识点的提炼…… 这种教育方式,师乎比传统的,更加简单明了,直指核心。 “老夫倒是想试,可算学和经学是完全不同的学科,想要模仿,似乎很难!” “其实不难的,虽然学生经学学得实在不怎么样,但设计这种卷子还是可以的,老师其实可以学习算学试卷,将题目设置成…… 选择题……填空题……是非对错题……阅读理解……还有文章…… 譬如名词解释:可以让学生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 是非对错这样…… 阅读理解这样……” 张异将前世关于语文卷子的出题方式大概说了一下,许存仁顿时来了兴趣。 “走,回去喝茶,细说!” 许存仁拉着张异回他的小院,让人送上一壶茶,开始听张异瞎扯。 不多时,交卷的孔讷也过来了,静坐一边倾听。 张异对于语文考试的改革,其实也说不上太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