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别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试制度-《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陈珂并不怕孔讷“为难”自己,所谓的利益纠葛,关系亲近,都是在相互利用中达成的。

    张异犹豫了一下,道: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自从陈老爷将玉件还给我家少爷之后,他一直就寝食难安!

    所谓君子无功不受禄,那玉件是他卖给您的,您却送回去,无形中少爷等于欠了您两千二百两银子!

    虽然知道陈掌柜大义,可少爷也不想欠着陈掌柜的人情,所以他最近在想呀,怎么把您的钱还了!”

    陈珂板着脸,道:

    “孔公子还是太实诚了,老夫都叫他不要着急,孔家那么大的世家,老夫都不担心他还担心什么?”

    “话不是这么说,孔家是孔家,少爷是少爷!

    且目前孔家的状况,少爷不不太好意思麻烦孔家!”

    陈珂若有所思,孔讷遇见什么麻烦他不会去打听,但张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但凡能靠孔家,他也不会出来卖掉自己的玉件。

    “所以,少爷日思夜想,都在想着怎么将陈老爷的钱还上,所以他想了一个法子……”

    “什么法子?”

    “卖书!”

    陈珂眉头微皱,孔讷居然想靠卖书还了他两千两银子?

    他到底明不明白两千两是什么概念,或者他对于自己的本事有误解。

    确实,明朝的书籍相对来说是比较贵的,便宜一点的书要几百文,贵一点的书,尤其是精装书,可以买到二三两银子一套。

    可因为读书人终究是少数,识字的人也少的情况来看。

    一本书能卖出去的市场是有限的……

    加上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版权,书商也许可以靠着自己的渠道增加自己的销量,

    但放在单本书上,能卖到两千两的书屈指可数。

    更何况,两千两银子又不是作者全拿,书商能分给作者的版费,不超过二成。

    也就是说就算一本书大卖,作者能分到的也就二百两银子。

    对于某些落魄书生来说,二百两银子是可以改善全家生活的,让生活品质产生质变的数目。

    可对于孔讷来说,杯水车薪。

    况且,孔讷虽然挂着孔家的名头,也有未来衍圣公的身份。

    但他既不是名家,他的书是万万卖不到那个价钱的!

    著书立作,目前的他是不配的!

    难道?

    陈珂心中隐约有个猜测,难道孔家那小子也是心黑,想要赖掉这笔钱。

    他不动声色,故意说:

    “孔少爷要出书呀,那自然很好,不知道孔少爷要出什么样的书?”

    “是和教学有关的书!”

    等张异说完,陈珂已经确定孔讷的想法,教学方面的书,那销量自然高不到哪去。

    大明的书商,主要经营和赚钱的书,大概和后世的畅销书类似。

    他们很多都是志怪,元曲和传说改编……

    这些书的针对对象,是那些识字,读书的底层读书人。

    高层的大老爷们,反而不太会读书商们的书。

    孔家那位少爷,要么涉世不深,对直接还存在天真的幻想,要么就是用某些方法,和自己完成债务的清算。

    陈珂神色不变,既然决定交好孔讷,他就不会舍不得这些银子。

    “既然孔少爷要出书,老夫自然欢迎,这样吧,你把书稿给我看看……”

    张异早有准备,将一大堆书稿,放在对方面前。

    陈珂拿起来一看,倒吸一口气。

    一种不友好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本以为孔讷出的东西,是类似于经义注释那种书籍,或者伤春悲秋的诗集之类,

    谁曾想到,这竟然是算学方面的东西?

    算学入科举,也算是最近在应天府流传的大事,身为书商的陈珂,也想过看看在这里有没有利益可图。

    他也赶紧让人加印了一些类似《缀术》、《缉古算经》之类的书籍,确实有些人买。

    但总体销量是不高的。

    而朝廷的教材《算学十二册》销量倒是还不错,不过皇帝定死了价格,谁敢在上边赚到钱,大概是跟自己的老命过不去。

    所以算下来,算学类书籍确实也给他带来一些利润,可这些利润根本提不起他的兴趣。

    亏本买卖!

    陈珂有了心理准备,也不慌张。

    他说:

    “这孔少爷可是帮了我大忙了,我最近就在找算学方面的书出版,已经有不少人过来书局问我!

    这本书,一定要交给老陈我出版,我买断这本书的版权!

    你回去问问你家少爷,两千两银子可够?”

    张异笑着摇头,陈珂微微吃惊。

    他就差明着告诉张异他找个由头免了孔讷的债务,张异还不满足?

    这个看起来不大的孩子,还真像个小狐狸。

    “其实您猜错了,我家少爷的意思,想要分成……

    而且,他也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卖,所以自己想了一套法子!

    您要听听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