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只是福建新降,老朱对福建的了解并不算多。

    他更不知道有一种叫占城稻的东西让张异念念不忘。

    张异给老朱解释之后,老朱百般不是滋味。

    因为这东西并不是新物种,而是送两宋时期就传入华夏,却没有被推广开来。

    在张异口中,占城稻的流行,可算是华夏的一次农业革命。

    但这种好东西,如果没有张异提点,大概要百多年后才会被推广开来。

    朱元璋深深明白马皇后那句“以未来为鉴”的意义,一句话能让他省却百年努力,这就是张异存在的意义。

    占城稻,新技术和水稻北迁,就是张异敢说让天下粮食翻倍的全部内容。

    这些东西做起来不比去美洲,一点都不难。

    美洲之行,生死未卜。

    就算皇帝再有信心,也不敢说沐英他们能顺利回来。

    而占城稻之类的事,却是可以实实在在改变国运的好事。

    “也许我大明国祚,因伱一句话改变!”

    朱元璋建议:

    “我建议你给皇帝上书,此事乃是改变国运之大事,不应只有我们独享……”

    推广的意义,经过种痘法之后,无论是皇帝和张异都不能忽视。

    “回头我把《农政全书》之类的东西写出来,让我爹再送一次祥瑞吧!叔叔你可要赶紧,这几个月就是占城稻收割的日子了,你今年收不到稻种,明年播种就来不及了,我可是跟我手下佃户吹了牛逼,小道会不会丢人,就靠叔叔你了!”

    张异说的有趣,老朱也是乐哈哈。

    原来自己去不来找他,他也会找到自己。

    “行,保证不会让你在佃户面前丢人……”

    老朱此时的心情不错,张异这小子果然是他的福星。

    如果水稻北迁这件事被证明是靠谱的,他迁都的顾虑又少了许多。

    而且如果粮食能增长一倍,天下人口的恢复,也会快上一倍。

    最多只要十年,甚至七八年,朱元璋大概就能喘口气了。

    人口问题缓解,他就可以着手让人修建张异口中说的京杭大运河,加上玄武军出海,保证海运的安全。

    迁都这件事也是水到渠成。

    什么叫做顺风局,老朱感觉自从遇上这个臭小子,他除了受点气,几乎都在顺风顺水。

    要是张异多给他来点惊喜,他也不介意被张异多黑几次。

    “一切向好呀!”

    皇帝回望无垠的田野,心里发出感慨。

    张异无声点头,他虽然不算喜欢这个时代,但也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

    而这好的变化,有一份他的努力。

    这种背后默默改变世界的感觉真好!

    “对了,刚才我听你说杂交水稻,是什么意思?难道这种水稻比占城稻更好?”

    “倒不一定更好,但杂交水稻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

    张异想了一下说:

    “叔叔见过骡子吗?”

    他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譬喻。

    骡子?

    若不是老朱见多识广,一时间恐怕还真不知道这种物种。

    骡子春秋时期就有,华夏千年历史,这物种并不常见。

    只是史书上,却有详细的关于骡子的记载,这是一种马和驴子杂交出来的产物。

    而且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物种。

    “知道,驴马交配所产生的物种!”

    老朱如今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个新名词,张异点头,这黄叔叔还算是见多识广。

    骡子是马和驴的杂种,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简称骡;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但民间都会称呼为骡子。

    和后世泛滥不同,骡子在明朝之前都算是稀罕物,或者说有钱人家的玩物。

    一直到大明之后,民间才发现骡子作为牲口的价值,才开始大量繁殖

    所以黄和一个南方商人,能认识骡子就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

    “骡子比起马如何?”

    “不如!”

    “那比起驴呢?”

    “有过之!”

    “等等!”

    朱元璋本来不知杂交水稻是什么意思,可张异好好说起骡子,他似乎反应过来。

    “所谓的杂交水稻,跟驴马杂交一样,也是……?”

    “没错!”

    张异很佩服老朱的反应,他笑着揭开答案:

    “先说骡子,叔叔说骡子不如马,是因为它无法完成军马的战争价值,比驴好,是因为他的体型气力比驴子大1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