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友谊小船翻了,徐丫头你莫挨老子-《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陛下这配种,应该和杨大人想象中不同,他是让人将马和驴子拿来配种,说是要配一点骡出来!”

    骡子这种东西大量畜用,是大明逐渐发展出来的。

    目前来说,认得它的役用价值的人不多。

    李善长只当朱元璋是想配一些骡来赏玩,杨宪虽然出身北方,但对于这件事也了解不多。

    二人只当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作为拉近两个人关系的谈资。

    杨宪陪笑,李善长能对他表现出善意,他自然求之不得。

    朱元璋安插他进中书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监视李善长。

    淮西集团是朱元璋最为依仗,也是最为信任的老兄弟,可身为皇帝,立场上天然就和掌控着相权的李善长有隔阂。

    所以皇帝信任李善长,同样也忌惮李善长。

    杨宪自己的位置就是给皇帝打小报告,不过平时在中书省,他对李善长也是捧着,至少还没来得及翻脸。

    如今,刘基才是他心中最忌惮和痛恨的对象,暂时和李善长结盟,有助于自己提升自己的地位。

    杨宪迎着李善长的话意说:

    “我从古书上读过,这骡马在春秋之时,乃是贵族把玩之物,虽然前朝地位有所下降,但毕竟也是祥瑞之兽!

    陛下当了皇帝,有些小爱好也是常事!此事不提,希武在这里还要感谢大人给我说清,以后大人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尽管说……”

    李善长摆摆手,道:

    “本官给皇帝求情可并非为了大人,而是为了国事。这中书省右相原来是徐达的,徐将军你也知道,他一直在前线,其实整个中书省都是老夫在忙……

    可这国事实在繁忙呀,虽然陛下设下大都督府主管军事,可如今事实上中书省连前方的军务也要涉足!

    老夫管着军务的后勤倒是得心应手,可朝廷中也一样有许多事!

    如果没有人给我分担,老夫怕要累死过去了!

    所以皇上提拔杨大人上来,老夫第一个欢喜!”

    杨宪尴尬一笑,要不是他在中书省待过,他还真信了李善长这番“肺腑之言”,李善长这个人能力很强,至少在政务这方面比刘基不差,甚至可能犹有过之。

    只是他没有容人之量,就算在中书省中,也是如此。

    如果逆了他的心意,李善长是很会打击报复的。

    杨宪在中书省,他政治光谱虽然是浙东派,可对于李善长也是尽量讨好。

    “我能被陛下错爱,说不定也是李大人从中推荐,闲话不说,以后李大人说什么我杨宪就做什么……”

    “好说好说,其实咱们两个人呀,都是为了国家好!

    左右二相,也是为陛下做事的,杨大人不如这样,未来咱们好好合作,分好工……”

    杨宪点头,对李善长的提议从善如流。

    李善长道:

    “你看这骡马交配的事,就是太卜寺管,本官觉得这件事既然陛下重视,我就交给杨大人去处理了,您和陛下的关系说不定也会因为这件事办好而弥补一下?”

    杨宪觉得有理,点头同意!

    李善长继续说:

    “其他的政务呀,我看这样,杨大人太卜寺的事都管了,要不干脆把工部,礼部和刑部的事情也管了,六部咱们一人分三部?”

    杨宪笑不出来了,他算是看出李善长今天来此的目的,这哪是主动跟他分权,是来警告他别来染指自己的权力的。

    中书省总理政务,左右二相的权势理论上是相同的。

    但李善长如今划下楚河汉界,表面上是跟杨宪分权妥协,可看他分给自己的都是什么东西?

    工部、礼部和刑部,这些衙门不能说不好,可是比起吏部掌管人事权,兵部目前是朝廷重心所在,加上一个户部管理钱粮。

    李善长等于将好东西都给自己藏着,将边角料交给自己?

    杨宪心头无名火起,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他对于李善长心中仅存的一点感激,也烟消云散?

    凭什么?

    都是皇帝封的宰相,凭什么这老家伙要把好处全占了?

    不过看李善长笑语晏晏的模样,杨宪冷静下来,如今的形势,他惹怒了皇上,不能再得罪李善长了。

    李善长也是看透了这点,才会跑过来跟他谈分权的事,如果他不答应,后边估计这老家伙不会少给陛下打小报告。

    自己经不起李善长的折腾,此时只能忍下来。

    杨宪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李相是长辈,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以后跟您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李善长很满意杨宪的态度,二人又聊了一会,他站起来告辞离去。

    杨宪亲自将李善长送出家门,回来大门一关,瞬间暴怒:

    “老匹夫,我是皇上亲自挑选的宰相,就凭你也想架空我?

    本相就暂且忍伱几天,等我站稳脚跟,必不与你干休!”

    杨宪和李善长的交情,连一个时辰都没维持到。

    确定朱元璋让自己出来之后,杨宪迫不及待穿好官服出门,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皇宫,而是前往太仆寺。

    既然李善长说皇帝最近沉沉迷给马儿配种,他自然要去干预。

    太仆寺卿知道杨宪前来,赶紧出来迎接。

    杨宪将这些事交代下去之后,尽管并不理解朱元璋的意思,但太卜寺卿表示马上去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