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濂手中拿着的,正是他默写出来的半部《元史》。 也是他本来准备用来钓鱼,破了天界寺修元史这件事的鱼饵。 结果他鱼饵都还没准备好,宋濂这条鱼居然主动给送上门了。 张异表面上风轻云淡,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 虽然想笑,但还是要忍住的样子,他矜持点头。 宋濂虽然猜到了一些,可听张异亲口承认,他的脑袋中也响起轰雷声。 “不可能!” 宋濂拒绝相信这个事实。 史书,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的。 修一本史书,需要大量的查找文献,然后去汇编。 如果要修一朝国史,哪个朝代不是当成一个大工程去做。 宋濂他自认为也是聪明之人,可他自己也绝对不敢说一人能写一本史。 张异多大年纪? 满打满算八岁多,他就是从出生开始读书,也不可能掌握如此多的知识呀! “宋先生,你在做什么?” 章溢已经有点不快,宋濂和张异的关系一般,连人都是他带过来的。 他是来感谢张异的,可不是给张异找不自在。 谁知宋濂摆摆手,让章溢别管,他还在和张异对峙,企图得到一个答案。 “先生,可否把手中的书给我?” 张异伸出手,宋濂本能将书递到张异手里。 后者也不说话,径自走向书桌。 章、宋二人跟着张异走过去,只见张异悠然磨墨,然后在两位老人耐心耗得差不多的时候,摊开空白的页面,开始书写。 对于他而言,所谓写史,不过是将前世记忆里的东西默写出来,那并不比写一本话本难多少。 可这些动作,落在两位浙东先生眼中,却是跟见鬼一般。 宋濂本来不信这本《元史》是张异写的,毕竟一人书史那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是司马迁这类的大学者,人家在修史之前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材料搜集的工作,张异才多少岁? 就是他从出生开始扎堆在那些文献中,那时间也不够呀! 见张异一板一眼,几百个字,就能写出非常完整的片段。 宋濂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 “下边呢?” 不但宋濂,等章溢意识到张异写的东西,是《元史》之后,他也傻眼了。 这意味着什么,他比大多数人都清楚。 宋濂的疯狂,他也理解了,换成是他第一眼看到这小子一人修元史,他一样会疯。 只是张异写了一千字左右吗,他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章溢忍不住追问。 “你是不是墨没了,老夫给你磨!” 宋濂看得正兴起,张异突然不写了,这让他心痒难耐。 “嗯,太累了……” 宋濂:…… 章溢:…… 他们很想把某个臭小孩按在地上暴揍一顿。 “先生现在信了?” 张异客不管他们的感受,只顾一副高人做派。 他现在学高道,可比以前熟练多了。 宋濂看了张异半天,叹气: “老夫服了,以前对先生的不敬,还望见谅!” 张异笑而不语,宋濂这个人怎么说呢,作为儒家文坛第一人,毫无疑问他算是个大儒。 大儒自有立场,龙虎山被皇帝利用来对付孔家之后,引得一大批人对龙虎山不满。 这大概是儒家人的通病,也是彼此的立场不同。 宋濂对龙虎山不满,可他本人其实跟佛道二教走得挺近。 他自己本人因为前朝征召,为了逃避入山当过道士。 后边的日子,他的僧道朋友也不少。 其中之一,就是未来那个在父亲死后继承正一掌教的大哥张宇初。 张宇初明初唯一的道教高人的名号,就是宋濂给封的。 虽然一个天师被宋濂夸儒家学问学得好,这本身就挺尴尬的…… 所以四舍五入,大哥未来的朋友, 也算是自己人! 更何况宋濂此时,连先生二字都用上了,里子面子,人家都给得十足。 张异回礼: “先生谬赞,贫道不过是将以前所见,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写下来而已! 这点微末功夫,当不得先生夸奖!” 宋濂闻言脸红了: “别的不说,就你写下的千字,如果让我修出来,不知要查阅多少资料! 原来你龙虎山居然也藏着如此多的古籍,实属难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