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蛊惑人心,何尝不是教化-《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在张异看来,让虔诚的信徒去喝开水的戒律,可比吃素之类的有益多了。

    当一个虔诚的药王信徒喝开水比别人活得久,或者少生病……

    示范性效应出来后,其他百姓也会效仿。

    在这个迷信鬼神的时代,宗教在教化上远比其他手段更加有效。

    张异在意识到这一点,就拼命往龙虎山的戒律里边,夹带私货。

    喝开水对于很穷苦的百姓来说,意味着资源的浪费。

    如果活着都很难,去寻找柴火烧开水这件事,本身就是增加生活成本。

    哪怕是后世那个提倡烧开水的年代,在暖水壶普及之前,人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喝上开水……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只要形成一个观念,喝开水是一件好事就够了。

    有信仰支撑,百姓们在能吃饱之余,愿意浪费一部分精力去做这种事,总会有人能看到好处。

    当大家看到好处之后,这个习惯就不仅仅是一个习惯,而是一种养生,治病的手段。

    治病这种事,就值得百姓们愿意付出这些生活成本。

    最后,喝开水还是会普及开来。

    邓仲修将张异的想法一一说出,朱元璋大开眼界。

    关于龙虎山内部改革的事,哪怕他跟张异如此亲密,张异也不会吃饱没事跟他聊这些。

    可当张异开始为龙虎山设计新的教义的时候。

    老朱发现龙虎山,或者说,宗教这个平台比他想象中好用百倍。

    他以前只能看到教派里蛊惑人心那一面。

    但张异却告诉朱元璋,其实传播学不是这么用的。

    百姓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张异曾经告诉过他类似的道理,或者说,人只要一多,聚集在一起,那就是乌合之众。

    舆论能够引导,谣言不会止于智者。

    想要开启民智很难,那既然如此,干脆用本来算是迷惑百姓的手段,去做正确的事。

    邓仲修还给老朱讲解其他药王十训,还有张异准备编写的《药王经》。

    没错,在《太上说微观世界妙法真经》之后,又编了一本经书。

    如果说《太上》是一本阐述微观世界,开启另一种医学道路的经典。

    《药王经》就是一本实操手册。

    里边记载着如何过滤脏水的方法,也有在没办法烧开水的情况下,怎么尽量在野外为水消毒。

    哪些草药能消毒……

    常见的草药验方……

    瘟疫流传后关于传染病的处理方式!

    这压根就是一本野外生存手册……

    也是张异落实自己的理念,实现人间道教的观点。

    既然将道门的信仰宣传,落实在【务实】这两个字上,那就将这些发挥到极致。

    这里许多手段,朱元璋听着很平常,甚至如果对于一个行军打战的人来说,这些常识对他而言并不陌生。

    但还是那句话,推广!

    从没有人想过将这些知识推广开来,就算想推广,怎么跟不识字的百姓推广也是一个问题。

    用宗教传播的方式,却能从某种程度解决这个问题!

    “这何尝不是一种教化……”

    朱元璋马上发现了这本《药王经》的价值。

    不说宗教价值,就是这本书本身,也可以成为行军打战,士兵使用的教材。

    在数百年的打战过程中,老祖宗确实留下许多口耳相传的老兵传承给新兵的知识。

    可张异将这些知识整合出来,那又是另外一种概念。

    当然,老朱如果知道张异里边的内容,大量参考号称穿越神书的《赤脚医生》和《两地军用人才之友》,那就见怪不怪了。

    朱元璋瞬间决定,大量刊印《药王经》。

    这经书就算是军中,也要人手一本!

    等到邓仲修将其他的事情也说过之后,朱元璋越发感触。

    “邓仲修……”

    朱元璋突然开口,正儿八经喊出小邓的名字。

    “陛下请吩咐!”

    黄老爷,那位和气的长者总归还是变成了皇上,他诚惶诚恐跪在地上,等候皇帝的诏命。

    “朕命你两件事!

    第一件,朕打算将修前朝史书的事情放在朝天宫,你接得下吗?”

    邓仲修大喜,赶紧说:

    “陛下,我接得下……”

    朱元璋继续说:

    “另一件事……”

    端午佳节,大家节日快乐!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