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奉天殿。 所以,朱元璋决定出其不意: “朕心意已决,将在三司之外,另设锦衣卫! 检校并入锦衣卫, 刘伯温道: 得朱元璋准许,李善长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腹稿说出来: 这就算了,借机成立锦衣卫,百官明明反对,却依然无法在道义上压下陛下。 “陛下,臣已经无碍了,多谢陛下关心!” “蒙古人统治中原近百年,却不曾真正用心统治过江山! 老朱在刑部大牢中游走,将所有的供状拿出来,越发恼怒。 他转头望向老朱,却发现老朱脸色丝毫未变。 “高见贤,凌说觐见!” 君臣二人只是随口聊了几句,朝堂中的老狐狸们面面相觑,他们能看出朱元璋对胡惟庸表现出来的善意。 现在等脏活累活干完了,都要出来抢功劳?” 此时,刘伯温也站出来: “臣等必不负所托,继续为陛下办事!” 海盗案,杨宪案…… “好!” 臣觉得,高见贤等也应当早日和刑部交接,将案子转给大理寺和刑部! 李善长噗通跪下,朱元璋面色一沉。 “这些人已经吃饱没事干,就连去清心观的官员,他们都要调查? 三司审案,乃是有法可依! 陛下用检校行审查之权,乃是事急从权,不宜提倡! 臣恳请陛下,收回检校的权力!” 掌三司之权,可随意监察百官。 “朕知道了!” 在高见贤得意的声音中,朝会结束。 而他杀杨宪,又能平复因为江南杀戮产生的民怨,这屠户当得,圣人也当得。 一场对检校的秋后算账,来得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一个个办事的时候不行,抢功劳,党争倒是有一手?”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陛下,还记得我弟弟吗? 这是你欠我的……欠我们杨家的! 从我弟弟那件事发生起,我就知道你是凉薄之人。 朱元璋冷笑: “还不是三司办事不力?此事已定,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之能,只对朕负责…… 其他官员也反应过来。 他在海盗案中,几乎抱病不出,避杨宪锋芒,自然是不知道的。 朱元璋道: 逮捕官员,还另设诏狱, 该来的官员都来了。 奈何人心不足,尔等也是死有余辜!” 难怪张昶心怀前朝,比起蒙古人,你朱元璋太狠了……” 浙东派的官员登时哑口无言。 “检校在执法过程中,滥杀无辜,请陛下惩处高见贤……” 这李善长可真会找机会呀。 可是路过刑部大门口的时候,杨宪那张填充了稻草的人皮,让他们实在高兴不起来。 朕将尔等视为耳目,尔等却如瞎眼之人一般! 有事的时候,尔等避之不及。 “杨宪在地方收买命钱,你们谁告诉过朕? “说!” 杨宪的声音越发疯狂,老朱反而显得十分冷静。 这命令一下,最为受伤的人,就是刘伯温所带领的浙东派。 “是臣失察!”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让他跟自己一起。 “朕将尔等视为心腹,可尔等却挥刀相向! 但他们也委屈,官场的生存法则,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知道了也不好说。 朱元璋一套组合拳下来,就连政治不敏感的许存仁都感觉到了来自宫里的寒意。 刘伯温道: “尔,确实是喂不熟的狼! 杨宪,你只求速死,所以故意激怒朕? 外边的熙熙攘攘,议论纷纷,朱元璋和朱标都听在耳中。 由此可知,这地方的实力,可怕到什么程度? 北方还好…… 臣子熟悉老朱,老朱也知道他们的套路。 胡惟庸被皇帝点名,赶紧道: 还不到上朝的时候,太子与皇帝已经提前在奉天殿一个偏厅候着。 朱标登时明白,父皇对这件事早就有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