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叔叔好好的问刘伯恩作甚?” 张异愣住,老黄可是很少从他这里寻找攀附权贵的门路,就是徐府那条线,还是他主动给他找的。 “我是听有人传,刘基要顶替杨宪,成为中书省右相! 所以想看看能不能结交一番?” “是哪个缺心眼的说的?” 张异翻了个白眼,虽然他现在不敢轻易预言,可是刘伯温当宰相这件事,基本不太可能: “让我相信刘基当宰相,我还不如期待汪广洋呢……” 张异随口说了一句,他记得汪广洋此时应该也在中书省…… 不是右丞就是左丞。 汪广洋也算是朱元璋的嫡系文官,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甚至跟老朱还亲密一点。 刘伯温在张异看来,并不是好的宰相人选。 不是他才能不够,而是在皇帝心中,他的定位并不一样。 御史中丞这个位置,很大程度上就符合老朱对他的定位。 他的性子,用来对抗李善长和监察百官正好,可是如果让他当宰相,先不说李善长和刘伯温在中书省,双方会打成什么样? 就是刘基这性子当了宰相,说不得老朱自己就难受了。 更何况,海盗案刚刚结束,老朱就要大刀阔斧执行一堆关于沿海的改革,刘伯温在中书省,那不是给自己添乱吗? 汪广洋? 朱元璋听张异提到这个名字,身体微微震动。 果然汪广洋的未来,也被张异窥视到了。 “汪广洋,此人可为宰相吗?” 朱元璋不动声色询问张异,张异道: “此人才能是可以当宰相的,但气量不足……” 这句话,让老朱的眉毛动了动,他强行忍住,不让自己露出震惊的表情。 这货的评价,怎么和刘伯温一模一样? “气量不足,难道是另一个杨宪?” “那倒不是,汪广洋的气量不足,并非如杨宪那样跋扈,而是不争……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还不如杨宪! 左右二相,皆为百官之首,为文官之首就要拿出文官之首的威严! 而汪广洋最大的问题就是威严不足,如果他的对手强势一点,这货就会选择明哲保身,不争不抢! 而咱们大明的左相是谁,李善长呀! 此人能力虽然不错,可为人小心眼,见不得别人强…… 让汪广洋当右相的话,此人压制不住李善长,连对抗的资本都没有…… 皇帝为什么要安排左右二相,无非就是希望中书省不要只有一个声音罢了! 可如果他不争,那有他没他区别大吗?” “所以,就算皇帝任命汪广洋,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朱元璋试探性询问,张异点头: “没错,此人下放到地方,说不定有大作为! 但留在朝堂中,他太会审时度势了,主打的就是一个摸鱼…… 这货跟杨宪,完全是反着来的!” 朱元璋若有所思,刘伯温对汪广洋的评价他可以不信,但张异再评论此人的话,就由不得他不考虑了。 但他多少有些不甘心,还是准备用一用看看。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本来以为你跟刘基相熟,还想联系一下! 说起来,我们多少也算是老乡,但却无缘一见……” 朱元璋话锋一转,说: “其实昨天我就来了道观,听闻这位刘大人在你道观,我又折回去了……” 张异呵呵笑:“ “叔叔怎么不进来,我正好为你引荐?” 朱元璋摆手: “我知你也认识不少达官贵人,可是那是你的人脉,如果没有你的允许,我也不好主动靠近! 咱们爷俩的关系还是纯粹一点比较好……” 张异闻言微微颔首,老黄在知分寸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到位。 所以相处起来,他跟黄家父子的相处还算是比较舒服。 “如果您真要见刘基,也不是不行,不过没什么意义? 他并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上的人,又心高气傲,并不是一个值得攀附的对象!” 朱元璋抓住机会,问: “那你觉得朝廷里的官员,有什么人值得攀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