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御书房。 朱元璋埋头读着刘伯温交上来的关于税法改革的初稿,一边看一边皱眉。 刘基算是基本接受了张异的提议,制定了一部关于大明的商税律法条文。 这部律法之中,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商品,根据利润高低皆有规定…… 朱元璋看得头大,这刘基一个人竟然能编写出如此细致的律法条文? “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臣虽然去了市井仔细询问了各行各业的商户,但终究不可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后来臣去了清心观,将各个行业大概的利润说给他听,他酌情给我一个合适的税率…… 且,那孩子提议,对于税收太低的商户,可以免税…… 不过臣没有同意这一条!” 老朱点点头,张异的想法基本上贯彻了他劫富济贫的税收思路,但还是天真了一些。 免税这个口子一开,下边就有无数的逃税的法子。 朱元璋不可能去开这个口子。 可是关于劫富济贫的思路……老朱还是很喜欢的。 反正也劫不到他身上。 至于农业税的问题,摊丁入亩也好,丁银也罢,皇帝最后还是暂停执行。 “商业税的部份,先执行下去吧!” “是,陛下!” 刘基收拾好衣装,正准备告退。 朱元璋突然问道: “你说文武分离一事,还有什么想法?” 刘基回答: “陛下,这其实不是刘某的想法,而是清心观那位小真人所言!”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所以,张异现在连刘伯温也能忽悠上了? “因为臣跟张真人闲聊朝局中事,那孩子顺便发表了意见! 文武分离并不奇怪,这是朝廷迟早要做的事情! 倒是他提到,李善长让常遇春入中书省,是不安好心!” 刘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能打击自己的政敌肯定不会放过机会。 借助张异的嘴巴,揭穿李善长那点小心思,自然比他说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更有效果。, 他给朱元璋捋顺了李善长的思路,老朱果然不太高兴。 话说到这里,就该点到为止。 刘基也知道自己继续说下去,朱元璋就该反感了,他话锋一转: “但最重要的原因,微臣在朝堂上没说……” 朱元璋果然被转移注意力。 “别卖关子,给朕说!” 刘基低下头道: “他说常将军乃是陛下姻亲,太子可以娶将军的女儿,却不能娶宰相的女儿…… 如果陛下真同意常将军入中书省,那太子和常家姑娘的婚事就……” 朱标闻言,浑身剧震,马上转头望向朱元璋。 他见老朱也是满脸震惊,但皇帝比他城府深,很快恢复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朱标瞬间恍然大悟,这背后的逻辑经过刘伯温点破之后,他马上就明白了。 以父皇的性子,他绝对不会喜欢一个太过强势的外戚家族。 而自己这些皇子,却也不免会和他老兄弟们的儿女结亲。 可是就算结为姻亲,朱元璋大概也希望娘家太过强势。 军人势力,朱元璋已经有一套制度去制约前线的军人,反而是文官系统这边,皇帝没有太好的办法、。 唯一的可能就是,皇室在选择妃子的时候,不会去选择太好家世的子女。 朱标额头冒汗,他和常氏是真的两情相悦,可是如果父亲棒打鸳鸯,他也只能无可奈何接受。 可是,父皇会同意吗? 朱标不免有些担心。 常家姑娘是个好姑娘,可常家最近确实惹得父皇很不高兴。 如果父皇同意常遇春当宰相,那他们之间的婚事,可能就真的要泡汤了。 “有趣!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老朱神色平静,并没有对这些评价发表意见! 刘伯温告辞离去,朱元璋回头: “走,跟朕去清心观……” 朱标一愣: “父皇,咱们现在去清心观作甚?” “怎么,浙江试点的政策落实下去了,张异那小子欠朕的东西怎么说?” 张异什么时候欠你东西? 朱标不知道呀! 不过既然皇帝要走,他也老实去换衣服。 等太子消失在御书房,老朱的表情才垮下来。 “这个臭小子,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