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不敢忽悠叔叔,回头我将珍妮纺织机的样机做出来,你就明白了……” 珍妮? 听着很像洋人的名字,朱元璋充满好奇,那台所谓的纺织机,真有那么有效果? “好,你出样机,我马上让人去江浙拿地……” 双方也是爽快之人,又不是第一次合作。 朱元璋给张异一个很好的分成,张异对老朱也很信任,不过他提了几个小条件,老朱想了一下,直接答应。 老张在一边看着,对皇帝和张异熟悉的做生意的样子,怎么看怎么怪异。 不过这次二人倒是聊得很快,就把事情敲定下来。 朱元璋左右无事,干脆道: “走,去你的田里看看……” 张异点头,几个人出门。 在一些护卫的簇拥下,几个人来到张异的田地所在。 田里劳作的佃户,见到张异,纷纷跑过来。 “小地主老爷,大老爷……” 有个农户主动靠过来,朝着张异点头。 他的灵活劲,让老朱想到以前的老孟。 “他是你新的佃户长?” 朱元璋随口一问。 “老李,过来跟黄老爷打声招呼!” 被张异叫做老李的人,一脸的憨厚老实,他过来道:“见过黄老爷,见过黄少爷……” 张异说: “本来师兄想要派个道士过来帮我,但我清净惯了,不想陌生人打扰。 这田产需要人打理,所以我就挑了个灵活的!” 朱元璋点头,不以为意。 张异的田地多了之后,确实需要一个类似管家的人物。 本来正规的道观,就跟豪门家族一般,自有专门管这个人。 可张异的道观不一样,他属于正一道的系统,却又圈地自萌。 老李想亲近伺候张异和老朱,却被便衣的锦衣卫给瞪回去。 他讪笑,活脱就是一个像钻营,却没有门路的可怜虫。 朱元璋没有在意对方,他径自走到田边。 一望无垠的田野,挂满稻穗的绿色海洋…… 老朱看着眼前的情景,激动不已。 “若元末之时,老百姓人人都有这等收成,谁想造反呢……“ “叔叔说的是,可事实上,农业不管如何,终究是靠天吃饭的行业…… 虽然总说人定胜天,但咱们终归还是跟老天爷夺这一线生机。 就像眼前这些良田,虽然小道已经做到最好,可如果今年风雨不顺,百姓照样要变成流民…… 这世界上的底层,终究活得太过勉强!” 张异顿了一下,说: “虽然天意难测,但若是天下百姓,家有余粮,就算偶尔有个灾年,也不至于流连失所! 其实说白了,还是上边剥削百姓,剥削得太狠了……” 朱元璋闻言有些不舒服: “朝廷的税收已经够低了,三十税一的税率,难道还高?” “表面上不高,可是架不住地方乡绅,勋贵们用各种法子,将天租转嫁到百姓头上! 陛下制定的税法虽然是好心,可有法可依这件事,做起来太难了……” 张异的感慨,让老朱想起二十几年前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当年饥荒,前朝的朝廷是发下救济粮的,但终归没有一粒米,落在百姓手里。 想到此处,老朱顿时意兴阑珊。 “咱们回去!” 朱元璋说走就走,张异不疑有他,跟着他们上了马车。 “小地主老爷,您可要常来呀……” 老李还在徒劳无功的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却无人在意他。 不够,等车队走远,他的笑容,化成冰冷的杀机。 “去常府!” 老朱从清心观出来,并不想直接回宫。 他让赶车的锦衣卫,往常遇春府邸而去。 此时的常遇春,正看着书桌上的纸张,陷入沉思。 而他身边,他的妻子蓝氏,在一边念念叨叨个不停。 “老爷,您看您,差点当上宰相,却被人搅黄了……”(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