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元名将,也是如今北元朝廷的中流砥柱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 常遇春对这位北元猛将自然记忆犹新,他是朱元璋赞不绝口的奇男子,为了这件事,常遇春还跟老朱抗议过。 不过这依然不改朱元璋对王保保的渴望。 “陛下您对收伏王保保还没死心?他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跟徐达两个人与他争斗,都是撵着他跑,这人有什么好惦记的……” 常遇春很不理解朱元璋对王保保的情节,他也曾经质问过老朱。 后来才有了史书留名的“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老朱在这件事上,尽显渣男本质,常遇春也当了一回牛夫人。 朱元璋笑道: “遇春,朕知道你你不服气,你和徐达都是不弱于他的人物! 但王保保有王保保的好,这样的人才留在北元,确实可惜! 他虽然在你们手里常败,那是因为我大明的实力太强,万众一心! 王保保能一边要应付我们大明如云将星,又要跟后方勾心斗角,他能将北元维持住这个局面,已经不容易了!” 朱元璋对于真正的人才,从不缺乏耐心。 常遇春也是服气了。 “如今上都都丢了,朕再让人去劝降,应该可行……” 老朱提起王保保,全然忘乎所以,他是个急性子,此时就想着马上回宫起一份诏书,给前线送去。 “遇春,你好好养伤,朕回宫了!” “陛下,我送您!” “不用,你身子骨不好,就留在书房吧! 对了,朕今天跟你说的事,你应该记得保密!” “陛下,遇春绝不透露一星半点!” 嘱咐完常遇春,朱元璋带着朱标出门。 他见太子东张西望,知他是想见见常家姑娘,老朱也不点破朱标那点小心思,只是往前走。 果然,过了后院,常家人赶紧过来送行。 常家丫头一双美目,也流连在朱标身上。 朱元璋叹息,就两人那份情愫,他还真不好拆散彼此。 “走吧,别看了! 要不要朕早日把婚事定下来,免得你提心吊胆?” “父皇!” 朱标讪笑,最近蓝氏恶了皇帝,他还真的很担心自己的婚事有变。 别看朱元璋对常遇春极好,可如果他觉得常家姑娘不是良配的话,他还是会变卦的。 毕竟,常家姑娘和他自己身上,也不过只有长辈们指腹为婚的约定,却没有真正以皇帝的命令赐婚。 上了车马,老朱让锦衣卫快些。 朱标看出父皇的心思,问: “父皇,这王保保真值得您费如此心力?” “那是自然,这样的名将如果能争取过来,是我大明的福分,也是对方的损失! 天下能和王保保媲美的帅才,唯有徐达…… 遇春虽然勇猛,但在大战略上却差了一筹! 更何况,朕私下问过萧神医,遇春回不去战场,恐怕是大概率的事。 可惜啊,可惜…… 朕虽然得了天下,却依然有求不得之人……” 朱标默然,在王保保这件事上,朱元璋多少有点走火入魔。 尤其常叔叔的情况,加剧了朱元璋对名将的渴望。 大明并非只有北方边患,南边的云南,西边的吐蕃,东边的倭寇,四面八方都在打战…… 如果父皇能招降王保保,也算是一件好事。 …… 几日后,晨。 张异起身,雷打不动地打了一套太极拳。 小孟瑶送上一份李氏做的早点,吃完之后,张异就开始画图纸,准备让人找工匠给打造一台纺织机出来…… 外边,老陌通报,有人到访。 他起身迎接,果然是刘伯温。 这小老头自从改革税法之后,倒是没少来他这里凑热闹, 两人的关系依然是那样,虽然谈不上坏,但也没有因此成为忘年交。 老刘来此,是告诉张异,几日前皇帝已经宣布,将新的商税试点下放浙江,关于粮长制度,里甲制度和新商税试点,正式落地。 朝堂中引发了不小动静,有人反对,有人支持……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皇帝太过激进。 不过在海盗案的余威之下,朱元璋推进起来,几乎没有阻力。 浙江的试点开始,轰轰烈烈的展开。 刘伯温谈不上高兴,伴随着试点的展开,海禁政策,也落地了。 山东、浙江、南直隶沿海州府,禁止百姓入海…… 朱元璋对这件事严格要求。 福建,广东,因为情况特殊,老朱并没有直接下令,但身为穿越者的张异知道,最多三五年,海禁的事依然跑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