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这个政策若不是刘大人提出,您关心则乱的话,您也不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说不定陛下,还等着这件事闹过头呢……” 张异神秘一笑,刘基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这还真有可能! 挟持民心,对抗朝廷。 这在自古以来,是乡绅们常用的手段。 这一招,首先承受最大压力的,就是地方上的官员。 朝廷可以当看不见,听不见,他们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其中的压力。 有些地方官可能反应过激,就当造反将这件事报上去了。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政绩,也会选择妥协,牺牲朝廷本身的利益。 总而言之,这种事非常复杂,正如张异所言,大家比的就是彼此之间的定力。 若论定力,谁比得过朱元璋? 张异想起他一步步推行黄册,鱼鳞册…… 老朱在他暴躁的脾气之下,是他为了实现自己战略目标,坚韧的定力。 “民心可不容易操弄,只要朝廷不尴尬,接下来尴尬的就是那些士绅了! 火被挑起来,灭火可不容易……” 张异深谙传播之道,他明白舆论的火,只能纵火,不能控火! 那些士绅接下来,就能体会到自己的苦处了。 不过他话锋一转,说道: “定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刘大人相信自己定下来的税法,是为国家好,为百姓好?” “那是自然!”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士绅们可以利用百姓的无知去操弄民心,却抵不住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这一切,需要时间……” 刘伯温沉默,他跟张异聊过之后,心情确实好了许多。 “希望汪广洋,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对了……” 刘基想起张异跟皇帝的生意,多嘴问了一句: “你忙得怎么样?” “正准备找商家定制,回头我去找找沈万三! 不过,有些关键的构件,贫道准备另找他人,再自己组装…… 等明年吧……” 张异被人关了几天,这件事也一直没落实。 不过,新的样机,张异也准备好了! 刘基见过珍妮纺织机之后,也是惊为天人。 他是个杂学家,什么都知道一点,一眼就能看出织布机的价值。 “其实税法的制定,也不全是只对百姓有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那些富户的抵抗,其实小道是了解的! 劫富济贫,本质上是因为富户处于优势地位,那证明就算新税法的制定,依然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可是他们反对这件事,一来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二来,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朝廷身上…… 法有所依,税收就是百姓交给朝廷的保护费,你既然立下规矩,大家就都要守住规矩才行。 朝令夕改,有法不依,也是富户们觉得不安全的原因…… 这法立下了,执法和监督的问题,可不是一个锦衣卫能够解决……” 张异和刘基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刘基多看了张异几眼,这小子确实值得陛下将他当成心头宝。 二人走过药园子,金黄色的麦穗迎风起伏。 刘基这才意识到,原来不知不觉,一年也要过去了。 “又是一年秋收的日子呀……” 他看着这些麦穗,有些饱满,有些长得并不好。 可是,张异却并不在意,他让孟瑶过来,亲手标准几种稻谷。 “丙火3号稻!这潜力不错,来年可以继续留种……” “庚金2号稻,抗倒伏不错,记下!” 张异做好记录,刘基默然不语。 “刘大人,要不要去我田里看看,过个七八日,应该就可以收割了……” 刘基欣然应允,跟着张异前往。 到了他种子占城稻的灵田,看到眼前风吹麦浪,刘基再次沉默。 “现在,大人可相信亩产三石?” “纵然没有,也差不多了!” 刘基感慨了一句,道: “你小子,想让我做什么? 等等,你是提醒老夫将这个稻种,献给皇帝?” ‘嗯!’ 张异无声点头,试种了一年的占城稻,还是用他的方法种下的稻种。 粮食如今的产量,应尽验证了张异的想法。 是该将这种稻种推广出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