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次李氏的案子中,就有孟家人诬陷李氏的内容。 但刘基所讲述的关于滴血认亲的知识,依然颠覆了朱标的认知。 而关于血循环的原理,和血型,和输血的手段,让人之分震撼。 和刘基以为这些东西来自天上不同,朱标明白张异的手段,肯定是经过未来人验证的手段。 人的血液,居然可以相互输送? 他上过战场,见过自己的父亲在战场上重伤,被母亲抱回来的场景。 战场上重伤不治的伤兵之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还不是张异用抗生素尝试解决的伤口感染! 失血过多的死亡,才是军中伤亡的第一。 当年母后从战场将父皇背回来,朱元璋也差点因为失血过多,走不过那一关。 “有趣,回头本宫也去见识见识!” 刘基见说得差不多了,望向朱标身后那叠得很高的奏疏,赶紧起身: “殿下,臣就不打扰殿下处理公务了! 但,殿下也要注意身体!” “父皇能做得,我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不得?” 朱标回头看着那如山一般高的奏疏,苦笑回应。 皇帝离开,他身上背负的东西,才真正展现出来。 刘基离开的时候,看了朱标一眼。 太子殿下没等他走,已经埋首在堆积如山的奏疏之中,刘基欣慰一笑。 帝国有储君如此,大明的接班估计是不成问题了。 他再望向远处,那是清心观的方向。 刘基隐约看到了大势,大明远迈汉唐的大势…… “天,岂能无师,也徐陛下不需要,但不等于……” 刘基摇摇头,负手离开。 而另一边,清心观。 张异接下来的几日,就开始忙碌起来。 “小真人!好久不见……” 一日,道观里传来如洪钟一般的声音,打断了张异手头的工作。 他和徐家丫头对视一眼,从炼丹房走出。 “是常将军!” 张异人没出来,早就认识常遇春的声音,他面带笑容跟常遇春打招呼之后,朝着另外一人拜下: “萧老爷子!” 萧九贤温和一笑,回礼: “小真人,您太客气了!” “能让小道称为老师的人不多,萧老先生确实在医术上指点过小道,小道对您客气一点也是应该的……” 张异马上恢复嬉皮笑脸的表情,让萧九贤哈哈大笑: “那我跟你学《微言录》《药王经》。我也给你行个礼!” “行了,二位就别相互客气了!” 常遇春打断了张异和萧九贤之间的商业互吹,回头见徐家丫头: “丫头,你也在呀!” 徐家姑娘行了个礼: “嗯,常叔叔,我在跟道长学修道,顺便学一学医术!” 修道? 六七岁的孩子一本正经说她要修道,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呀? 常遇春见徐妙云的模样,也跟着担忧起来。 谢氏和蓝氏虽然有矛盾,常遇春和徐达之间却没有那么多的龌龊。 他不服徐达不假,可是所谓的不服,更多的是战友之间的较劲,而不是彼此之间有矛盾。 相反,从战场回来之后,常遇春主大都督府,他认真沉淀下来,也越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常遇春看了看徐家丫头,又看了看张异,似乎又不担心了。 尤其是,张异引着众人坐下,徐家丫头居然自然而然跑去泡茶。 张异不觉得奇怪,因为孟瑶去徐府看妈妈了,他也习惯了徐家丫头顺手做的动作。 可是落在萧九贤和常遇春眼里,这可不正常。 常遇春似乎又不怎么担心了。 “萧先生决定留在京城了?” 落座之后,萧九贤先告诉张异一件事,就是他决定留在京城行医的消息。 张异愣了一下,这位可是连朱元璋都留不住的男人。 他能在史书留名,并不是因为蝴蝶效应导致的历史轨迹变迁,他为孔克坚治病这件事。 真正让萧九贤成名的,是因为他给马皇后治过病。 不过治好之后,他谢绝了皇帝的要求,自顾回老家去了。 其实,上次孔克坚的事,京城也有不少贵人求他留下,他也没听从。 “也不知道是何方高人能说动先生,但这肯定是好事!” 张异呵呵笑,举起茶杯。 常遇春和萧九贤对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萧神医留下来,可是因为你呀!”(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