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证明呀,父皇是真的伤了老二的心,他委屈了! 所以他在跟自己怄气,也在跟您怄气!” 朱元璋闻言沉默了一会,道: “朕这是为了他好……” “父皇这是为了他好,还是为了招揽王保保?” 在这件事上,朱标并没有皇帝任何面子,而是点出了大家其实都知道,却没有人敢当面指责朱元璋的那点小心思。 朱元璋脸色登时一白,他承认他确实有几分这个意思。 可是他也有他自己的道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樉毕竟也是他儿子。 甚至,老朱也十分喜欢这个孩子。 如果不是观音奴实在出色,他也绝不对为了讨好王保保去促成这门婚事…… 可是他想不明白,朱樉为什么会如此反对?’ 朱标叹了口气,默默将一份他藏了两年的奏疏,交给皇帝。 皇帝拿过来一看,脸色大变。 “红鸾劫,北方有佳人……” 密奏上的内容,是当年张异和朱樉在牢里聊天的记录。 朱标将他藏了两年,朱元璋看完,脸色青红变幻。 伴随着这份奏疏,他想起了这两年来他很少提起的某位少年。 这孩子,也该有十一岁了吧? 许多记忆,在老朱心头闪过。 不过,他赶紧集中精神,现在并不是去回忆过往的时候。 回到这份密奏本身。 上边的内容,不言而喻。 张异两年前为朱樉算了一卦,已经点化了他的前程。 红鸾劫,毁一生! 北方的佳人,正是朱樉命中的劫数。 说劫数或许多了,是孽缘才对。 一对彼此看不上自己那女,却因为权势的作用被撮合在一起。 最终两个人,都被烧成灰烬。 朱元璋的手在颤抖,他怒斥朱标: “这封奏疏,为什么朕没看过?” 朱标低声道: “是儿臣疏忽,当年锦衣卫分别抄录了一份给您留底,一份给儿臣! 可是那段时间,事情乱成一团,儿臣其实拿了两份! 儿臣以为父皇那里有,也就忘了这件事! 后来发生的一切,父皇也知道了?” 朱元璋沉默,后来的一两年,朱元璋的重心都放在别处,自然不会去关注这件事。 但今日朱标将东西交出来,似乎意有所指。 “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询问朱标,朱标道: “红鸾劫的事情,儿臣觉得可以放在一边! 儿臣只是有一事不解! 相比起这份记录的奏疏,当年在牢房里,张家弟弟只会给他说得更多。 弟弟要拒婚的话,只要搬出当年张家弟弟的预言,相信父皇会听。 可他宁愿用这种笨办法去对抗父皇, 却不愿意选择最简单的方式…… 父皇可曾想过其中的原因?” 朱标话语中隐约有怪罪之意,这让朱元璋身为父亲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挑战。 朱樉虽然不知道自己和张异的关系,但张异的神仙之名,却名动京城。 无论是杨宪,章溢、还是后来的种种事迹,都印证张异的地位。 只要朱樉将这件事告诉自己,哪怕朱元璋再不信张异, 他也会慎重考虑孩子的这段感情。 就如徐家那丫头,明明张异告诉过他她是个好媳妇, 可因为她福缘薄这一点,就被朱元璋排除出他选媳妇的名单。 老朱虽然有私心,可他最大的毛病就是护短,是一个整天想着光宗耀祖的老农民。 这一点,朱标明白,朱樉自然也知道。 可这老二硬是不说,就是怼着。 他是为什么?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他其实已经想到了问题的所在。 可是,身为皇帝,身为父亲,他如何肯承认自己的失职? “老二之所以不想把张异搬出来,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苦难并非北方那位佳人造成的。 而是来自于您,洪武皇帝! 您亲自挑了老二的心魔,让他从此走向另一条道路!” 朱标比起两年前,越发成熟。 而他与皇帝父子二人的对话中,也越发不会客气。 朱元璋难得没有反驳,算是默认了朱标的指责。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