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给朕当道士去,倭寇来袭-《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朱元璋再次见到观音奴,只觉得心情复杂。

    上次他前来的时候,大概是因为王保保的关系,他怎么看这闺女怎么喜欢。

    只是如今,却又是另一番感受。

    佳人北方来……

    张异这句话,却已经定下了朱樉命运,朱元璋就算再想。也只能无可奈何。

    “陛下,您来了!”

    观音奴起身之后,静静站在那里。

    她落落大方,老朱暗道可惜,这姑娘比起大明那些功臣家里的大部分闺女,其实好多了。

    听闻观音奴自幼跟在王保保身边,兄妹二人年纪相差虽然有点大,但也算相亲相爱。

    观音奴是蒙古女子,骑马射箭的本事一样不落。

    可是她也带着汉家儿女的温婉和知书达理。

    这样的女子,可惜了……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冷酷之色。

    他仰慕王保保,所以想要尽力拉拢他,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不惜牺牲朱樉的部分意愿。

    可是,如果不能拉拢她的话。

    观音奴作为王保保的妹妹,如果王保保无法招降,她这辈子注定孤独一生了。

    “你可有汉名?”

    “回陛下,小女子名为王敏敏!”

    观音奴给朱元璋回了话,老朱点点头。

    “蒙古人中,也不乏有教化之人,无论是你哥哥还是你,都还不错!”

    观音奴道:

    “汉家的学说,确实有可取之处,奴家自幼读书,也仰慕圣人之学,不过我蒙人也有我蒙人的习俗,学习可以,教化……其实也谈不上!”

    观音奴的声音不卑不亢,并不会因为老朱是皇帝而弱了声势。

    她也明白朱元璋的来意,所以故意表现得不那么懂事。

    从一开始被俘的惊恐,到如今的适应。

    这位少女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敏感,她知道皇帝的底线,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伤害她。

    淡然,就算是上海,观音奴也不怕。

    她最为担心的,就是皇帝逼她嫁给朱樉。

    不说朱樉她看不看得上的问题,观音奴也明白,朱元璋让她嫁给朱家人,是什么意思?

    老朱想要招揽王保保,可她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哥哥一心匡扶北元,注定乃是前元中兴之臣。

    自己若是嫁给北元的皇帝之子,会让大哥很为难。

    大哥的政敌会攻击大哥,让大哥背腹受敌。

    她明白大哥的理想,也不想成为王保保的累赘。

    老朱对观音奴的看法嗤之以鼻。

    这个问题其实他以前跟张异聊过。

    蒙古人虽然统治了中原,却从来不曾真正有效治理过这里。

    和历朝历代的异族王朝不同,蒙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拒绝教化。

    在农耕文明的土地上,执行游牧民族那套做法。

    这也是他们站不稳的原因之一。

    “所以,蒙人只在中原待了八十年,就已经被朕赶回老家去……

    当年红巾军北伐,这蒙古的官军溃不成军!

    最后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些受了教化的蒙人义军,才得以苟延残喘?”

    观音奴默然,朱元璋说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没错,但就算她有心反驳,也不能反驳。

    让皇帝不高兴是一回事,自己找死又是另一回事。

    老朱见她如此,心中有气。

    他故意问道:

    “朕给你考虑的事情,你考虑得如何?

    我心慕你兄长,有心和你结成姻亲……

    你上次没有给朕一个准信,这次可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观音奴噗通跪下,道:

    “陛下厚爱,奴家铭记于心!

    只是外公阿鲁温刚死,陛下也说过教化之事!

    为先人守孝,乃是礼!

    陛下的错爱,奴家只能辜负!”

    观音奴见朱元璋不回答,又硬着头皮道:

    “奴家也知道陛下的心思,可陛下却不了解我兄长的大志!

    别说奴家,就算是我父母在兄长面前,也休想改变他的意志!

    陛下所做种种,不过是徒劳无功!”

    “好一个徒劳无功!”

    朱元璋脸上终于出现怒色,似乎是观音奴成功过激怒他:

    “朕跟你说教化,你反倒以此给朕将军,其实说来说起,你就是不想加入天家,跟朕的儿子联姻!

    朕本来心疼你的处境,也怜惜你的身份!

    但既然你一心守孝,那就守去!”

    朱元璋道:

    “朕看你在宫里守孝,也是不便!

    不若,我给你指一个去处,让你出家去,为你外祖父守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