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沐英见朱元璋终于肯提张异的问题,莞尔一笑: “如果父皇需要,儿臣现在就过去也行!” “马上都要过年了,去找那小子做什么? 大家都要过个好年,你以后就是在海上奔波的命了,好好陪陪妻儿! 等明年开春了,你带着一些种物,去找那臭小子!” 朱元璋生怕沐英误会,还画蛇添足补充: “毕竟他和龙虎山在这门生意上入了股,咱们不能不讲信用,连分红都不分一个……” 皇帝死鸭子嘴硬,沐英自然不会去揭穿皇帝。 “父皇说的是,龙虎山在这件事上可是投了大钱,咱们不能不讲信用!” 沐英的乖巧懂事,朱元璋十分满意,他拍拍沐英的肩膀,独自休息去了。 洪武五年,正月, 龙虎山上。 天空飘着薄薄的雪,给龙虎山染成白色。 “没有暖气,真遭罪呀!” 龙虎山的建筑,和三年前有了一个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有一个金属烟囱。 人都过不去,怎么可能进行有效统治? 张正常苦笑,反问: 将军随我来看看!” “常将军,这刚过完年,您怎么就出门了?” 明初的明军,打哪赢哪,云贵高原纳入大明的有效统治,战线推得最远的时候,甚至已经打到了未来越南的地域。 和常遇春想象的不同,铁房里除了有些人在锻打,还存在许多他看来很奇怪的工具。 常遇春第一次听到如此古怪的名词,张正常解释: 常遇春一脸古怪,私自打造铁器,放在任何朝代可都是大忌。 咱们今天的对话,也会出现在陛下的书桌上! 并非老道不知避讳,而是老道明白皇上十分了解龙虎山,也放心龙虎山! 不独是化学,数学、物理、张异将一门门奇怪的知识,在龙虎山上倾囊相授…… 沐英12岁上了战场! 朱标遇见张异的时候,也不过十三岁。 常遇春一开始没注意,此时才发现,这炼铁坊钢随处可见。 “那孩子鼓捣这些,主要是为了研究出适合制作针头的合金配方,据说,那是一种不会生锈的钢铁!” 洪武四年。皇帝确实对云南用兵了…… 可是这玩意就算不罕见,也是极少的存在。 通过传播知识,张异获得了威望和权力。 常遇春随手捡起地上一块废料,却发现这些东西也不简单。 张正常闻言笑了。 “这是张异鼓捣出来的,钱也是他发的…… 他放下心来,开始逛。 说句实在话,论赚钱能力,这孩子比我们龙虎山的道士加起来还要强,只是这孩子钱的速度也快…… “没什么关系,炼钢的方法龙虎山上并不藏私,估计陛下早就学去了……” “常将军,您觉得龙虎山的一举一动,陛下会不知道吗?” “实验经费?” 一个合格的正一道道士,不能不懂化学…… 将这么多铁器运送上山,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大事。 军队能走到的地方,不等于朝廷能有效统治。 “海南是哪里?” 老陌看着自己这位新主子,今年的张异,12岁了。 张异此时在山上的地位,和他离开龙虎山的时候完全不同。 “这写铁匠里,也许就有锦衣卫的人…… 以古代的交通条件,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就是最天然的屏障。 只是守云南的的元军一直拒不投降,还斩杀使者。 具体是什么任务,张正常清楚,常遇春也明白,但彼此之间,并不打破已有的默契。 古人也有炼钢的技巧,钢并不能算是让人十分吃惊的东西。 “因为,这是咱们大明唯一能种橡胶的地方,可不要提前布局! 他告诉过老陌,那里非常非常重要。 不独龙虎山受益,整个道教也跟着沾光不少。 “咱们大明的军队,也在攻打云南了吧?” 早知道,跟着宋宗真去海南开辟市场了……” 他继续走,又见有地方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是张正常并不特意去打听这些消息。 这是哪一股妖风,将常遇春给吹到龙虎山来了。 “常遇春!” 常遇春还一脸懵逼,什么叫做机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