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本相要推动一把,赶紧将你提上去……” 这姑娘会不会哪天就出家了? “是的,父皇,齐王似乎并不曾将妹妹放在心上,无论是您想给二弟结亲,还是其他做法,都无法动摇他的心!” 挟大功而归,老朱不好处置。 可是徐达摇头拒绝。 “那你看,胡惟庸如何?李善长跟我推荐了好几次,让胡惟庸上位!” 陛下可再将他回中书省,他应该能胜任宰相的位置!” 李善长一边走着,一边对胡惟庸说道。 徐达,李善长,常遇春…… 朱元璋回头询问徐达,他是当过中书省右相的,如果再次进入中书省,也算合情合理。 徐达就是这点好,知进退,明分寸。 朱元璋低头沉思,先将此事放在一边。 “陛下,臣并不了解胡惟庸,不过能让李善长李相举荐的人,想来能力当然不差!” 在城外,能给他们那些人留下一个念想,锦衣卫的森严防护,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 他此时举荐胡惟庸,那胡惟庸必然是他的接班人,一般的人,接不住李善长的班,胡惟庸的威望也不够。 他早就不是五年前那个带着一点天真的迂腐的孩子,如果能利于大明,舍了观音奴的前程又何妨。 且,如果你们说,让张异住进清心观,那些地下的老鼠,会不会被刺激到?” “算了,先上朝!” 尤其是上次老朱把李善长拉去种田之后,尤其如此。 朱元璋笑道: “要看是真不动摇,还是假不动摇! 但不管他内心怎么想,至少明面上,他不能有半点动摇! 而朱元璋之所以不想封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国公冯胜,在路上有贪墨的行为,让他震怒。 “可如果李先生不在了,谁来主持中书省? 朱元璋退朝之后,还特意嘱咐李善长注意身体。 亡国郡主而已。 从洪武四年李善长得了一场大病开始,对方的身体一直不好。 可是两年,他的身体状态,却是每况愈下。 “陛下,中书省有两个宰相之位……” 李善长低下身子,表示自己没事。 徐达若有所思,既然如此,那就去见见张异吧。 他对于皇帝背后这位绝世高人,心中向往不已。 所以,要怎么处理这个女子,老朱自有自己的衡量。 观音奴对于他而言,是个欣赏的女子,但没有王保保妹妹这个身份,也就那么回事。 李善长回头看了胡惟庸一眼,胡惟庸低下头。 可就算要退,他也必须把他的接班人推上去才行。 “如果王保保不能为朕所用,观音奴不过就是朕的俘虏,一个俘虏,她要什么名声? 朕高兴的话,赐给张异当奴婢就是了! 这家伙回来就非礼了前朝郡主? 不过朱元璋对观音奴微妙的变化,徐达是乐见的。 至于观音奴本身,女子的名节,更是重要无比。 “陛下,臣不行,臣终究是武将,无法胜任!” 徐达在聊到这个人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客气一点。 百官的目光,落在李善长身上,满是羡慕。 中书省虽然有左右二相,但从开国以来,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李善长一人说了算。 什么叫他未来女婿,说得好像徐家丫头非张异不嫁一样? 不过想到闺女整天穿着道袍,诵念妖王经的模样,徐达也害怕…… 他并不想在此时放弃自己的权柄,可惜造化弄人,他不得不退了。 他不会因为战功赫赫,而生骄纵之气,这点以前朱元璋看不出来,可等到大明王朝已经走过五六年,他越发觉得徐达难得。 可是,李善长坐在座位上,虽然表面上感动,但他的心也逐渐寒下来。 一来是明朝初建国,很多东西都在国都阶段,老朱任人唯亲很正常。 “对了,你未来的女婿,已经回京城了,你可知晓?” 去年的北伐战争,越发证明了王保保的价值。 停住脚步,李善长望向奉天殿,他很不舍,自己为位极人臣,不过短短五年。 “他回来了!” 徐家丫头在后院,有个小小的经堂。 徐达走进去,开门见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