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奉旨同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有个有钱的俏寡妇,不管放在什么时代,都是非常讨人喜欢的。

    李氏的年龄,放在这个时代算是老姑娘了,可是如果放在后世,她也不过二十多岁,连大龄剩女都算不上。

    人美,不一定有官员心动。

    但人美有钱,可就有许多老不尊官员企图染指,孤儿寡母,宗室容易被人欺负。

    观音奴的到来,虽然不至于说帮了母女俩天大的忙,至少也给他们少了不少麻烦。

    张异若有所思,他还是低估了女人在这个世界的难。

    就算他给她们一辈子都享受不尽的财富,她们也很难平平安安……

    “不对,陛下不是在洪武元年立了女训……”

    张异此时才反应过来,老朱是鼓励妇女守寡的……

    李氏这种烈妇,一般人绝不敢去触霉头。

    方同座位看守观音奴的主要负责人,冷着脸过来了。

    “一会,我去问问方同方大人……”

    “我们好了!”

    不管是李氏,还是孟瑶,听到这个词,都觉得十分温暖。

    稻米作为华夏人的主食,是番薯和土豆永远比不上的。可是土豆和番薯,如果遭遇灾年,那肯定算得上救命神物。

    无论是理学也好,君主集权也罢。

    李氏和孟瑶自然而然接手了管理张异这些田产的问题。

    几乎所有人,都被迁徙到北方去了。

    等回到清心观,他跟着李氏母女三人,进入药园子。

    昨日的误会,她也知道是误会,可一个女孩儿的名节,同样被他给毁了。

    在房间里待了一会,观音奴和徐家丫头牵着手出来。

    在张异等人回来的时候,观音奴在道观这边,也听到了动静。

    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道明今天的来意。

    这场争论的后果不言而喻,皇帝为了休养生息,给妇女解绑了……

    他微微一笑,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外人看他,不再是龙虎山嫡子,真人嫡传……

    他对张异十分客气,张异于他寒暄后问道:

    朱元璋吃了什么药,竟然改变得如此彻底?

    从当年那场刺杀开始,张异原来的那些佃户,突然成为朝廷大移民的名单中人。

    能选育出什么品种,坚持和运气才是最重要的。

    根据她们的记录,她们确实发现了不错的稻种,也许再杂交下去。

    被老陌和锦衣卫看见,此事一定会传回宫里。

    可这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道士能左右的事情,他只能寄希望于朱元璋,真能打破平衡。

    美洲带回来的番薯和土豆,肯定会在未来几年内,极大的改变大明的粮食状况。

    也不会因为它在技术上产生什么变革,而马上变得不一样。

    孟瑶收拾最快,她将自己的衣物,玩具,还有书籍都包裹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包袱。

    当年张异离开的时候,也带走了一部分稻种,龙虎山上同样有一群育种的人,并且比药园子更大。

    李氏这些年赚了钱,早就可以买到更好的宅子搬出去。

    历史的蝴蝶效应,让张异觉得颇为有趣。

    他不想拉拢王保保了?

    是让自己滚蛋,还是让观音奴换个地方,他应该有个说法才对?

    张异没有多想,道:

    可是明朝的户籍制度,休养生息之策,都在制约招工。

    那个开了历史倒车的殉葬制度,就可以看出这家伙心中的成分。

    从这些佃户上,他也想到黄叔叔和张家哥哥,这二人也在北方,

    自己除非有一天学父亲云游天下,不然很难再见到对方。

    张异翻了个白眼,要不是你动不动砍人,谁乐意收着你的刀?

    育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不同的稻种之间的选育,排列组合,都充满随机性。

    清心观是什么地方,不用多说,就算他不在,但毕竟也是个男人主持的道观。

    家……

    汉民族的强大文化,哪怕你可以击败它,但在文化和生产方式上,它也是碾压周围所有国家的。

    就算历史发生了改变,张异相信朱元璋对王保保的执念,也让他有保护观音奴的动机。

    听母亲同意,孟瑶欢呼,她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帮母亲整理衣物。

    纺织这种活,没有女工确实不行。

    不多时,房间里传来了女人们的讨论声和笑声。

    “因为陛下因为浙江女工的事,已经废除了女训!

    据说是马皇后出面请求,皇帝考虑到此策不利休养生息,所以废除了……

    如果这样算下来,至少那些锦衣卫也有锦衣卫的作用。

    马公诚不欺我!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对家天下的制度并不满意,但他也明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