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跟朱樉摊牌,摸着张异过河-《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父皇,怎么了?”

    朱标抬起头,询问正在发怒的朱元璋,老朱将东西交给朱标,犹自抱怨:

    “张异那小子明明肯说点什么重要的事,他给打断了!

    他又不是不知道张异的身份。

    徐达这家伙,还是太过注重分寸了……”

    朱元璋最满意徐达的一点,就是他的分寸感。

    身为军方第一人,也曾经当过宰相,徐达和其他人不同。

    李善长成为宰相之后,因为权势的腐蚀,逐渐变成老朱看不懂的样子。

    杨宪、汪广洋,都曾经让自己非常失望。

    但唯有徐达,明明是他的发小,劳苦功高,但本人对于君臣之别,一直非常注意。

    老朱有时候抱怨他不够亲近,但心里对他的分寸感是认可的。

    可今天这件事,他却真心觉得徐达太过小心。

    朱标接过锦衣卫的密奏看了一眼,笑了……

    张家弟弟话说一半不说了,也难怪老朱发火。

    “父皇可是觉得,张家弟弟说的事,正切中核心?”

    朱元璋无声点头,张异乃是窥见未来之人,他对自己执行政策的走向,最为了解。

    老朱对文臣的戒备,张异最为了解。

    文武平衡,甚至以武勋集团压制文官,这也是老朱故意为之。

    朱元璋特意保证的平衡,却不被张异看好,理由十分简单……

    “张异说到宗室之乱的时候,朕也该明白这个道理,只是……”

    朱元璋也深知,自己并没有太好的选择。

    而另外一件事,也是老朱最为在意的事,就是科举的效果。

    他对于洪武三年的那场科举本来充满期待,但选拔上来的人才,确实不尽如人意。

    只是张异那句天子门生,似乎也提醒了他,科举另外一层意义。

    门生,门生……

    老朱抬头:

    “来人,让秦王过来!”

    “父皇,你是想……?”

    朱标隐约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没错,老二也长大了,也该让他知道一些事,去做一些事了!”

    ……

    “父皇,您找儿臣?”

    朱樉回宫之后,练身上的甲胄都没来及换,马上就来到御书房。

    见朱标也在,他低下头,道:

    “大哥也在,见过太子殿下!”

    “行了,自家人不用如此,今日让你来,是想让你知道一些秘密,也有任务交给你……”

    朱元璋的表情严肃,朱樉意识到,这件事很大。

    朱樉并没有惊慌,反而是窃喜,父皇越是这样,说明越是重用他。

    “你将今日张异所言,都给朕复述一遍!”

    朱樉不疑有他,将张异说过的话,一一复述。

    朱元璋低头倾听,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刻钟后,朱元璋才停下来,问:

    “你对这些话,有何看法?”

    朱樉一时语塞,想了一下,他回答:

    “父皇,儿臣不知……”

    他本以为朱元璋会批评自己,但老朱却对她说道:

    “既然不知道,那你去找那道士,聊清楚!”

    朱樉闻言,问:

    “父皇,您既然想知道答案,问什么不召见他入宫?”

    “因为,本宫和父皇暂时还不能和张异相认!”

    朱标接过朱樉的话,替朱元璋回答了问题,朱樉懵了。

    什么叫做相认?

    “大哥,您也见过张异?不对……”

    朱樉回忆起自己和张异交往的过程中,有两个名字时不时会出现,黄……

    “黄家哥哥,大哥,您是张异口中的黄家哥哥?”

    朱樉指着朱标,惊骇大叫。

    朱标笑而不语,微微点头。

    他不敢相信,转头望向老朱,老朱也一副玩味的模样。,

    朱樉:……

    娘的,这些年种种不合理的地方,在此刻终于得到解释。

    三年前,父皇和大哥经常微服出宫,而这三年却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再想起三年前那场铺所迷离的刺杀,朱樉有点像骂娘。

    老爹,大哥,你们可真会藏呀!

    “其实这件事,应该从洪武元年说起……那年张真人入京……”

    朱标明白朱元璋将朱樉叫过来,肯定是要找老二接近张异,在自己和父皇不能轻易出宫的情况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