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异讪笑,跟着皇帝的背影离开。 “唉……” 目送张异离开,观音奴幽幽叹气,她转身,自顾归自己的住所去。 不过,她的态度,又落在王保保眼中。 这其中复杂的关系,让这位北元英雄若有所思。 “怎么,朕故意给你们留了时间,你不珍惜?” 张异追着朱元璋出来,老朱让他自己乘一车。 上了车,朱元璋不忘调侃张异。 张异无可奈何,老朱这是把他憋了六年的委屈给自己一点点报复回来呀? 张异道: “贫道和郡主清清白白,陛下莫误会了!” 老朱道: “既然如此,那你看朕给她赐婚如何,这皇子妃她当不成,但京城中的勋贵子弟愿意娶她的人应该还是有的……” 张异:…… 皇帝有点不当人呀,你要赐婚自顾赐去,何苦要来征询自己的意见? 这不摆明是给自己上眼药吗? 好在老朱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说道: “你在考虑好朕跟你说的事情之前,朕先给你一个任务! 你负责将王保保给朕招降了……” 张异:…… 招降王保保的事情怎么就落在他头上了? 合着你是没看见对方想砍死自己的模样。 “陛下何必招降此人,我大明英雄辈出,王保保虽然也是人杰,可毕竟不是善茬! 您就是招降了他,你敢用他吗?” 张异这个问题,算是直指人心。 齐王扩廓帖木儿对北元的忠诚,天心可鉴。 老朱何尝不知道,招降王保保的不易。 就算他投降了,让他领兵,老朱放心吗? 而将他招降过来,又如何安抚类似常遇春和徐达等老兄弟的心? “朕何尝不明白你的意思,其实从你说他寿元的问题开始,朕也没那么在意是否能招揽他! 但招揽他,对我大明而言,也十分重要! 你总说民心民心,又说舆论传播…… 那你可知道,如果将他招揽了,哪怕给他一个太平爵爷的位置! 对于稳固天下人心,有多大的益处?” 张异一愣,旋即他明白自己还是小看朱元璋了。 老朱确实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在他吸收了自己给他说的知识之后,他想问题,比自己想得远。 “这些年,朕一直没有放弃对你所言的水军的建设,当年朕曾经怀疑过你的说法! 只是坚持下来,朕也逐渐明白舆论的重要性! 而现在大明面对一个朕认为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汉夷之别! 这中原的土地上,蒙古人,色目人可是不少! 就说这次咱们俘虏的蒙人,足足有十万之众! 这些人难道朕都要杀了? 不行,可如果放任他们,朕也不信任! 如何驯服他们,是大明长治久安的关键! 那十万蒙古军人,他们的魂就在王保保身上! 降服王保保,也可以打断他们的心气,无论是对漠北,还是对大明统治本身,都有意义!” 皇帝侃侃而谈,张异这算是第一次与朱元璋毫无保留的谈论国事。 以前以黄和的身份,朱元璋要顾虑自己的形象,许多事情不能说得太过。 如今,老朱终于展现出,属于开国君王的高瞻远瞩。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将南北汉人的民心弥合,重新凝聚汉族人的民族认同,是朱元璋最大的历史贡献,也是明朝存在最大的意义。 这件事,皇帝一直在推行,而且可以说经过六年的努力,张异已经能逐步看到了效果。 民间也许不乏有怀念前朝的人,可也有更多的人,去拥抱汉族这个概念。 更有如孔讷这样的世家子,去为了南北弥合而奔走努力。 在做好重构汉族这个概念的同时,老朱可能已经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多民族关系。 “你在未来,可曾看到有不同的做法?” 朱元璋随口问了一句。 张异点头道: “有,事实上,在未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有五十六个…… 而后世之人,将所有的民族,都称为中华民族!” (本章完) 第(3/3)页